时间: 2025-04-26 04:3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4:08
戈戟丛中玳宴开。
正同诸将捉生回。
十年高卧希夷峡,此日还登镇虏台。
长剑舞,巨觥催。
帐前金鼓震风雷。
李陵碑外天骄遁,遥见旌旗报捷来。
在戈戟林立的地方,盛大的宴会开始了。
正与各位将领欢庆胜利。
我在希夷峡中高卧了十年,今天终于再次登上镇虏台。
长剑在空中舞动,巨大的酒杯也被频频举起。
帐前的金鼓声震天动地,如同雷鸣。
在李陵碑外,昔日的英雄已经逃遁,远远可以看到旌旗飘扬,传来捷报。
韩邦奇,明代诗人,生于官宦世家,曾有过较为显赫的仕途生涯。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擅长描绘战争场面,表现士人的豪情壮志。
本诗写于战争胜利后,诗人举办宴会庆祝,表达对胜利的喜悦及对过去隐居生活的反思。诗中涉及的李陵碑则反映了历史的悲壮,诗人通过对比彰显了当下的荣耀与过去的艰辛。
《鹧鸪天 镇虏台宴诸将》是一首充满豪情与气势的诗作。诗人在戈戟林立的军营中,举办盛大的宴会,庆祝胜利。这种场景不仅展现了将士们的勇敢与团结,也反映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与担当。诗中提到的“十年高卧希夷峡”,表现了诗人对往日隐居生活的怀念,暗含对战争的无奈与对和平的渴望。
长剑舞、巨觥催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宴会的热烈气氛,金鼓声和旌旗飘扬则象征着胜利的荣耀。通过李陵碑的典故,诗人不仅传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也使得整首诗在庆祝胜利的同时,增添了一份沉重的历史感。这种对比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既有对胜利的欢庆,也有对历史悲剧的深思。
整体来看,诗作在豪情与沉思之间游走,展现了一个士人对历史的理解与对现实的感悟,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情感层次。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庆祝胜利,同时反思历史,表现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展现了士人的豪情与对未来的期望。
诗中提到的“戈戟丛中玳宴开”意指什么?
A. 在安静的地方举办宴会
B. 在战争中庆祝胜利
C. 诗人过着隐居的生活
答案:B
“十年高卧希夷峡”中的“高卧”指的是什么?
A. 隐居生活
B. 战争中的休息
C. 高山上的生活
答案:A
诗中提到的“李陵碑”是用来象征什么?
A. 诗人的荣耀
B. 历史的悲剧与教训
C. 胜利的庆祝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