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同王十一赋得江猿吟翠屏送陆巴州之任》

时间: 2025-04-26 03:18:37

诗句

君不见巴东山色连巴西,江头日落风凄凄。

行人过此不能去,停车愁听江猿啼。

岩壑千里断行路,藤梢葛刺纷无数。

啼猿弄此犹未了,倏然腾上青枫树。

使君行指蚕丛祠,巴人道迎歌《竹枝》。

歌声将绝猿声续,清音袅袅如哀玉。

锦官驿外杂鸣泉,大剑山头悲落木。

此日长安一忆君,知君遥宿阆城云。

各中夜夜啼猿起,若到三声那可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8:37

原文展示

君不见巴东山色连巴西,江头日落风凄凄。
行人过此不能去,停车愁听江猿啼。
岩壑千里断行路,藤梢葛刺纷无数。
啼猿弄此犹未了,倏然腾上青枫树。
使君行指蚕丛祠,巴人道迎歌竹枝。
歌声将绝猿声续,清音袅袅如哀玉。
锦官驿外杂鸣泉,大剑山头悲落木。
此日长安一忆君,知君遥宿阆城云。
各中夜夜啼猿起,若到三声那可闻。

白话文翻译

你难道没有看到,巴东山的山色与巴西相连,江边日落时风声凄凉。
过路的人在这里不能前行,停下来愁苦地听江猿啼叫。
岩石和壑谷绵延千里,行路的路径被藤蔓和葛刺遮挡无数。
猿声仍在啼叫,倏地一跃而上青枫树。
使君指向蚕丛祠,巴人们在道旁迎接,唱着竹枝的歌。
歌声将要结束,猿声又接续而来,清音袅袅如同哀伤的玉音。
锦官驿外泉水杂鸣,大剑山头落木哀伤。
今天在长安我想念君,知道你在阆城遥远宿夜。
每个夜晚啼猿声起,若是到三声又怎么能听见呢。

注释

  • 巴东:地名,位于今湖北,巴西指巴江的西岸。
  • 日落:指夕阳西下的景象,象征着忧伤和离别。
  • 江猿啼:猿的叫声,通常带有哀伤之感。
  • 岩壑:指深山和沟壑,形容路途艰难。
  • 清音袅袅:形容音乐声悠扬,如玉声般清脆。
  • 阆城:古城名,今四川阆中。
  • 竹枝:一种民间歌谣,常用竹子作为乐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琬(约1585-1640),字子宽,号心斋,明代诗人,曾任官职。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和人文为题材,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汪琬为陆巴州送行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故土的眷恋。诗中通过猴猿的哀鸣、山水的艰险描绘出离别的愁绪,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诗歌鉴赏

汪琬的《同王十一赋得江猿吟翠屏送陆巴州之任》是一首充满感伤与思念的诗。全诗以巴东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描绘了日落时分的江河与山色,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诗中通过“江猿啼”的意象,传达出人离别时的孤独与无助,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

“行人过此不能去,停车愁听江猿啼”,这一句直接表现了诗人的无奈与忧伤。即便是远行的人,也无法抵挡内心的愁苦。接下来的描写中,岩壑的险峻和藤蔓的纠缠,进一步加深了行旅的艰辛与心情的沉重。

而“啼猿弄此犹未了,倏然腾上青枫树”一句,则展现了自然的生动与变化,猿的跃动似乎与诗人的情绪形成了呼应。接着,诗中提到的“歌声将绝猿声续”,展示了人声与自然的交融,仿佛在诉说着离别之后的情感延续。

最后两句中,诗人将思念浓缩为对长安的回忆,对友人的牵挂,心中的愁苦也随着夜晚的猿声而反复涌现。整首诗不仅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更深刻地反映了离别之痛与思乡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君不见巴东山色连巴西:用“君不见”的方式引入,强调所描绘的美景与情感的沉重。
  2. 江头日落风凄凄:描绘日落时的凄凉之感,营造出忧伤气氛。
  3. 行人过此不能去:行人被眼前的景象所困,无法继续前行,暗示离别的无奈。
  4. 停车愁听江猿啼:停下脚步,愁苦地听江边猿鸣,传达情感的无奈和孤独感。
  5. 岩壑千里断行路:描绘行旅的艰难,强调自然环境的阻碍。
  6. 藤梢葛刺纷无数:藤蔓和葛刺的纠缠,象征着行路的困难和复杂。
  7. 啼猿弄此犹未了:猿的叫声不断,象征着不断的思念与情感的延续。
  8. 倏然腾上青枫树:猿的灵活跳跃,体现自然界的生动与变化。
  9. 使君行指蚕丛祠:提到蚕丛祠,暗示着友人的行程和即将到来的离别。
  10. 巴人道迎歌竹枝:巴人们用歌声迎接,展现出地方的民俗与热情。
  11. 歌声将绝猿声续:人声与自然声交融,表达情感的延续。
  12. 清音袅袅如哀玉:形容歌声的清脆与哀伤,富有音乐感。
  13. 锦官驿外杂鸣泉:描绘自然环境中的泉水声,增添了宁静的氛围。
  14. 大剑山头悲落木:落木象征着生命的无常与哀伤。
  15. 此日长安一忆君:在长安思念友人,表达了浓厚的思念之情。
  16. 知君遥宿阆城云:知道友人远在阆城,进一步加深了思念的情感。
  17. 各中夜夜啼猿起:夜晚猿声此起彼伏,象征着不断的思念。
  18. 若到三声那可闻:即使是三声猿鸣,也难以传递此刻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清音袅袅如哀玉”,将声音比作玉音,增加了诗的音乐感。
  • 拟人:将猿声与人声相连,赋予了自然声音以情感。
  • 对仗:如“日落风凄凄”,增强了诗句的对称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友人的深情牵挂。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寄托了自身的情感,展现了人对故土和友人的无尽思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猿:象征离别与思念,猿鸣带有悲伤的情感。
  • 巴东山色:代表自然的美丽与人情的冷漠。
  • 青枫树:象征着生命的变化与流逝。
  • 竹枝歌声:代表地方文化与人情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江猿”象征着什么?

    • A. 友谊
    • B. 离别与思念
    • C. 自然的美丽
    • D. 生命的希望
  2. 诗人停下脚步的原因是什么?

    • A. 欣赏风景
    • B. 愁苦地听猿啼
    • C. 休息
    • D. 等待友人
  3. “清音袅袅如哀玉”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 A. 拟人
    • B. 比喻
    • C. 对仗
    • D. 排比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长干行》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将这首诗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进行对比,均表达了对离别的思念与对故乡的眷恋,但汪琬的作品更多地融入了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杜甫则更侧重于兄弟情谊的深沉与直接。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诗歌的意象与主题》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己亥杂诗 其三○七 己亥杂诗 其三○四 己亥杂诗 其三○二 己亥杂诗 其三○○ 己亥杂诗 其二九二 己亥杂诗 其二九一 己亥杂诗 其二八三 己亥杂诗 其二八二 己亥杂诗 其二七九 己亥杂诗 其二七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火光烛天 青蝇点璧 亅字旁的字 融会贯通 见字旁的字 玄字旁的字 藏修游息 驿政局 支字旁的字 素蟒 清仓查库 几字旁的字 包含雨的词语有哪些 笑语指麾 帔巾 对证下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