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

时间: 2025-04-26 03:42:42

诗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2:42

诗词名称: 《静夜思》 作者: 〔李白〕 类型: 古诗词

诗歌内容: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生成内容:

原文展示: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白话文翻译:

床前的明亮月光,
让我误以为是地上的霜。
我抬头凝望明月,
低头却思念起故乡。

注释: 字词注释:

  • “床前”:床的前面。
  • “明月光”:明亮的月光。
  • “疑”:怀疑、以为。
  • “霜”:指白色的霜,给人一种寒冷的感觉。
  • “举头”:抬起头。
  • “低头”:低下头。
  • “思”:思念。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成文典故,但它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情感,反映了游子在异乡夜晚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寂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他一生游历广泛,诗风豪放,尤其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体现出豪情与个性。

创作背景: 《静夜思》创作于李白流亡生活的某个宁静夜晚,正值他在外游历,见月思乡,表达了身在异乡的游子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诗歌鉴赏: 《静夜思》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诗作。通过简练的语言和自然的意象,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宇宙的景象紧密结合。首句“床前明月光”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夜晚,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营造出宁静而又清冷的氛围。接下来的“疑是地上霜”则通过形象的比喻,表现了月光的清冷和寂寞,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之后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一方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另一方面又揭示了他对故乡的深情思念,形成鲜明的对比。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折射出游子心中的孤独与对家乡的眷恋,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床前明月光”:描绘出夜晚月光照耀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 “疑是地上霜”:通过比喻,表达了月光的清冷感,让人感到孤寂。
  • “举头望明月”:诗人抬头望向明月,象征着对高远理想的追求。
  • “低头思故乡”:低头则表示沉浸在思乡之情中,形成鲜明的情感对比。

修辞手法: 这首诗运用了比喻(“疑是地上霜”)、对仗(“举头/低头”)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音乐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表现了游子在异乡的无奈与对家乡的深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光:象征着美好与孤独,代表着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 霜:象征寒冷和孤独,反映了诗人的内心感受。
  • 故乡:象征温暖与归属,代表了诗人心灵深处的牵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床前明月光”描绘的是哪个时间的景象?
    A. 白天
    B. 夜晚
    C. 黄昏
    D. 清晨

  2. 诗人“低头思故乡”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伤
    C. 愤怒
    D. 恼火

  3. “疑是地上霜”中的“霜”指的是什么?
    A. 雨水
    B. 露水
    C. 雪
    D. 霜冻

答案:1.B 2.B 3.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诗词对比: 李白的《静夜思》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都表现了对亲人的思念,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感,而杜甫则表现的是兄弟间的深厚情谊。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白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题玉笥山邓仙 江行即事二首 其一 梅花坞二首 其二 梅花坞二首 其一 冬雨二首 其一 和林缉熙题宣和殿临韩幹马 别廷扬(知县) 题汉宫图 题张氏水村小景 林缉熙归会于芗城梁宅和洪城见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田字旁的字 引狼拒虎 截然不同 一不压众,百不随一 敝窦 卜字旁的字 玑璇 护军 词约指明 言笑 一秉大公 糟糠之妇 双人旁的字 氏字旁的字 行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