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05:23: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05:23:42
如梦令 春暮
作者: 钟蕴 〔清代〕
揽镜朝来无绪。帘外花飞如许。
林际子规啼,又见荼蘼细雨。
春去。春去。却问春归何处。
这首词的意思是:早晨照镜子,心情却很沉重,窗帘外的花瓣如同飞舞。林间的杜鹃鸟在啼叫,又见到细细的春雨洒落在荼蘼花上。春天已经过去,春天已经过去,我不禁要问春天究竟回到了哪里?
作者介绍:钟蕴,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词作品在清代文学中占有一席之地,作品多表现伤春惜时的情感。其作品风格清新而细腻,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内心的情感变化。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正值春天的尾声,诗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春天的离去,因此在作品中流露出对春天的眷恋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如梦令 春暮》是一首表达对春天的怀念与感伤的词作。整首词通过清新的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在春天即将结束之际的复杂情感。开篇“揽镜朝来无绪”直接表明了诗人心中愁苦的情绪,镜子里的自己映衬出的是一种无奈与忧虑,似乎对春天的过去感到不安。随后,窗外的花瓣飞舞,既有春天的美丽,也暗含着春天的短暂,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之情愈发显得浓烈。
“林际子规啼”,杜鹃鸟的啼鸣声打破了春日的宁静,再次提醒了诗人春天的流逝。而“荼蘼细雨”则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细雨如丝,温柔而缠绵,正如诗人对春天的情感,既有温暖的回忆,也有无奈的惆怅。最后两句“春去。春去。”更是语气的重复,突显了春天的确已离去,留下的只有对过往的追问,“却问春归何处”,引发读者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思。
整首词的情感细腻,意象优美,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感受的结合,传达出春天的美好与逝去的无奈,令人倍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表现了对春天的怀念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流露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无常的无奈。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反映出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和感受。
诗词测试:
诗人在早晨照镜子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荼蘼细雨”中的“荼蘼”指的是什么?
诗中“春去”重复出现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