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如梦令》

时间: 2025-04-27 02:57:26

诗句

卐字栏杆才倚。

银字筝弦亲理。

临过十三行,便有惊鸿心思。

年纪,年纪,可是莫愁织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57:26

原文展示:

如梦令
文廷式 〔清代〕

卐字栏杆才倚。
银字筝弦亲理。
临过十三行,
便有惊鸿心思。
年纪,年纪,可是莫愁织绮。

白话文翻译:

在卐字形的栏杆上刚刚倚靠,手中拨弄着银色的筝弦。
走过“十三行”时,内心便涌起了惊鸿般的情思。
年纪,年纪,难道不该让人好好织造美丽的绣品吗?

注释:

  • 卐字:即“卍”字,传统文化中常用作吉祥符号,形状独特。
  • 栏杆:栏杆,指围住的栏杆,常用于装饰。
  • 银字筝弦:形容筝弦的金属质感,象征音乐的优美。
  • 十三行:可能指的是“十三行街”,是昔日的商贸繁华地带。
  • 惊鸿:比喻轻盈飞舞的鸟,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或心情的轻快。
  • 莫愁织绮:莫愁,意为不要愁苦;织绮,指织造华美的绣品,象征着美好的生活与未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文廷式(1810-1868),清代诗人,字子贞,号云鹤,晚号壶天居士,浙江人。文廷式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独特的抒情方式而闻名,作品多涉及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其诗风既有传统的文人气息,又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

《如梦令》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与市民文化兴起的时期。诗中表达了诗人在美好时光中的感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爱情、美丽和生活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如梦令》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意象的词作,文廷式在这首词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内心的情感波动。开篇的“卐字栏杆才倚”,即刻将读者带入一种优雅的环境,象征着一种独特的文化气息与审美情趣。接着“银字筝弦亲理”,展现了在这环境中,诗人正细心地拨弄着筝弦,暗示着一种优雅的生活方式与对音乐的热爱。

“临过十三行,便有惊鸿心思”,这一句中“十三行”的提及,似乎指向了繁华与喧嚣,而“惊鸿心思”则展示了诗人内心的柔情与细腻。这种对比让人感受到诗人在繁忙的市井生活中,依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最后一句“年纪,年纪,可是莫愁织绮”,则是对生活的感慨,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的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卐字栏杆才倚:在卐字形的栏杆上刚刚倚靠,暗示着一种独特的文化背景。
  2. 银字筝弦亲理:用银色筝弦拨弄,象征着优雅的音乐与生活态度。
  3. 临过十三行:走过繁华的街道,暗示城市的喧嚣与繁华。
  4. 便有惊鸿心思:内心涌起轻盈的情思,表达了对美好心情的感悟。
  5. 年纪,年纪:反复强调,暗示着时间流逝与人生感慨。
  6. 可是莫愁织绮:希望能将美好生活与未来编织出来,传达出乐观向上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心情比作“惊鸿”,形象地表达轻盈的感受。
  • 对仗:全诗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整体的节奏感与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青春与爱情的深切感悟,以及对未来的希望与乐观情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栏杆:象征着生活的边界与保护。
  • 筝弦:象征音乐与美好情感的传递。
  • 惊鸿:象征着美丽与轻盈,常用于形容女子的优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卐字栏杆”象征什么? A. 繁华的市井
    B. 文化气息
    C. 爱情的追求

  2. “银字筝弦亲理”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伤
    B. 优雅与音乐的热爱
    C. 对未来的茫然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追求,情感细腻,意象丰富。
  • 苏轼《水调歌头》:虽主题不同,但同样展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词曲鉴赏与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阳翟新 其三 阳翟新 其二 阳翟新 病痁新起 鸳鸯离 凉夜曲 陶冠子折齿行 题李西山古木图 题段将军征羌图 题李广利伐宛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蜀黍 云合影从 用字旁的字 遗诫 包含桂的成语 枣庄市 一毛片甲 長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霜竹 如数家珍 包含厌的成语 丶字旁的字 悬灯结彩 齊字旁的字 万殊一辙 即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