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22: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22:14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何草不枯黄?何日不出行?何人不去征战?四处经营,辛苦奔波。何草不幽深?何人不自矜?哀叹我的征夫,唯为那些敌人。没有猛兽如兕和虎,领着他们在旷野中游荡。哀叹我的征夫,朝夕都没有闲暇。有狐狸在草丛中游荡,驾着车行走在周边的道路上。
此诗中提到的“兕”和“虎”都是古代象征勇猛与危险的动物,体现了征战的艰辛与未知的风险。诗中“哀我征夫”的情感表达了对征战者的关切与担忧,反映了先秦时期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关于这首诗的作者并无确切的记载,属于先秦时期的诗作,反映了当时人民在战争与征伐中的艰辛生活。
该诗作成于先秦时期,正值诸侯争霸、战乱频繁之际,诗人通过对征战的描写,表达了对士兵的同情与对战争的反思。
这首诗以其直白而又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征战者的艰辛和对故土的思念。诗中的问句结构,反复提问,营造出一种无奈与悲哀的气氛,令人深思。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借用“草木枯黄”的意象,隐喻着战乱带来的破坏与无情。
诗中的“匪民”一词,揭示了敌我之间的对立,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尤其是“哀我征夫,朝夕不暇”一句,传达出征战者的疲惫与无奈,令人感受到战争的压迫感和对人性的深切关怀。最后几句提到的狐狸和车,既是对危险的暗示,也是对生存状态的反思,表现出一种无处不在的孤独感。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对和平的渴望,对战乱的深切哀思,展现了先秦时期人们的生存困境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全诗反映了对战乱的深切忧虑,表达了对征战者的同情与对和平的渴望,涉及生存、战争与人性等多重主题。
何草不黄的意思是什么?
A. 草木繁茂
B. 草木枯黄
C. 草木青青
D. 草木未长
“哀我征夫”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战士的赞美
B. 对征战者的同情
C. 对战争的兴奋
D. 对和平的无所谓
“匪兕匪虎”中的“匪”指的是什么?
A. 和平的
B. 敌人或猛兽
C. 家庭的
D. 朋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