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下武》

时间: 2025-07-12 16:11:05

诗句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

三后在天,王配于京。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

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

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媚兹一人,应侯顺德。

永言孝思,昭哉嗣服。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於万斯年,受天之祜。

受天之祜,四方来贺。

於万斯年,不遐有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12 16:11:05

原文展示:

下武维周,世有哲王。
三后在天,王配于京。
王配于京,世德作求。
永言配命,成王之孚。
成王之孚,下土之式。
永言孝思,孝思维则。
媚兹一人,应侯顺德。
永言孝思,昭哉嗣服。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
於万斯年,受天之祜。
受天之祜,四方来贺。
於万斯年,不遐有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周朝的伟大与哲理王的治理。三位祖先在天上,王位在京城。王位在京城,世人都追求德行。长久以来,人们说要遵循命运,这是成王的信任。成王的信任,成为下土的榜样。人们长久以来追求孝道,孝道是维系家庭的根本。美好的一位君主,顺应德行而治国。人们长久以来追求孝道,昭彰了继承的衣钵。昭彰的精神传承,捆绑着祖先的武德。经历万年,接受来自天的恩泽。接受天的恩泽,四方人民前来庆贺。经历万年,不远处有助力。

注释:

  • 下武: 指的是周朝的武王,武王是周朝的开国之君。
  • 哲王: 指明智的君主,具有高尚的德行和治国才能。
  • 三后: 指的是周朝的三位祖先,可能指的是远古的轩辕、黄帝等。
  • 配命: 顺应命运,听从天命。
  • 成王之孚: 成王的信任与德行。
  • 孝思: 孝道的思想,强调对父母和祖先的尊敬与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此诗作者不详,属于先秦时期的作品。先秦诗歌多表达对历史、德行与治国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诗作反映了周朝时期对政权合法性与德行的重要性,强调君主的责任与道德。

诗歌鉴赏:

《下武》是一首极具历史感和哲理性的诗作,它通过对周朝哲王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中国对于统治者德行的崇高追求。诗中提到的“哲王”不仅是政治上的领袖,更是道德的楷模,象征着理想国的治理之道。诗句中反复提到的“孝思”,强调了家庭伦理及对祖先的尊重,这不仅是对个人道德的要求,更是对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而富有力量,通过严谨的对仗和稳定的节奏,传达出一种庄重而典雅的气质。诗中提到的“受天之祜”,不仅表达了对天命的尊重,也隐含了对未来的美好期许,展现了古人对命运的敬畏与信仰。

此外,诗中通过“永言配命”与“昭哉嗣服”的反复,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使得整首诗更具音乐性。通过这些修辞手法,诗人不仅传达了对理想君主的赞美,同时也呼唤后人以德行为重,传承孝道,以实现个人与国家的和谐。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下武维周: 周朝的建立与武王的功绩密切相关。
  2. 世有哲王: 形容周朝有明智的君主,治理有道。
  3. 三后在天: 祖先的神灵仍在天上庇佑。
  4. 王配于京: 君主在京城治理国家。
  5. 世德作求: 世人崇尚德行。
  6. 永言配命: 人们长久以来都遵循天命。
  7. 成王之孚: 成王赢得了人民的信任。
  8. 下土之式: 成为下土(人民)效仿的榜样。
  9. 永言孝思: 长久以来人们追求孝道。
  10. 孝思维则: 孝道是维持家庭和睦的基础。
  11. 媚兹一人: 赞美这一位贤明的君主。
  12. 应侯顺德: 君主顺应德行治理国家。
  13. 永言孝思: 重申孝道的重要性。
  14. 昭哉嗣服: 昭示出传承的意义。
  15. 昭兹来许: 传承和信任的回归。
  16. 绳其祖武: 以祖先的武德为准则。
  17. 於万斯年: 历经万年,天赐福泽。
  18. 受天之祜: 受到天的庇佑。
  19. 四方来贺: 各方送来祝贺。
  20. 於万斯年: 在万年之久,持续有助力。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句之间形成对称的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 重复: 通过“永言”与“孝思”的重复,强调了主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倡导孝道与对祖先的尊重,同时寄托了人们对理想君主的向往与对未来的祝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哲王: 明智的统治者,象征着理想的领导。
  • 孝思: 对于孝道的追求,象征着伦理道德。
  • 三后: 祖先的精神,体现历史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武》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爱国情怀
    B. 德行与孝道
    C. 自然景色

  2. 诗中提到的“哲王”指的是哪个朝代的统治者? A. 汉朝
    B. 周朝
    C. 唐朝

  3. “受天之祜”表明了什么思想? A. 对命运的无奈
    B. 对天命的尊重与感恩
    C. 对未来的恐惧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国风·周南·关关雎鸠》
  • 《离骚》屈原

诗词对比:

  • 对比《下武》和《离骚》,两者都强调了道德与理想,但《离骚》更多表现个人的情感与理想追求,而《下武》则更着重于社会伦理与君主德行。

参考资料:

  • 《先秦诗歌选》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 《周易与诗经的关系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任守作醮为民祈福先期而雪是日开霁 奉陪宣守任史君谒昭亭神祠 其一 用韵简天童应庵 去年正月三日雪霁入昭亭访应庵如庵二老今年在临川追怀昔游用寄卐庵韵 郡侯遣骑至山中馈名酝辄呈长句用黄宰韵 再和 枕上闻雪呈赵郭二丈 送子云倅荆州 其二 送子云倅荆州 其一 送刘伯同侍开府公入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挺的词语有哪些 娱适 羊字旁的字 权宜之策 摧毁 声嘶力竭 臼字旁的字 刊石 输泻跳蹙 青鸟使者 探奇穷异 父字头的字 毛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形销骨立 妦媶 包含酸的成语 包含仇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