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2:57: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2:57:09
庆春泽
栩楼桃花盛开,忆前岁花时与浪公联吟之乐,感而成咏
作者: 郭则沄 〔清代〕
绡薄笼霞,鬟低敛雨,背人偏自嫣然。
唤起春魂,绮情多少缠绵。
盈盈不隔东风面,甚东风换了朱颜。
数流年。锦样飘零,泪迸鹍弦。
亭阴暗记行吟地,奈词人去后,残梦沈烟。
剪碎轻红,任教蝶醉莺颠。
多情漫为伤春瘦,便情多那得春怜。
向愁边。飘堕香云,为舞仙仙。
诗的开头描绘了桃花盛开的美景,令人回忆起去年与浪公一同吟唱的快乐。接着,诗人用“绡薄笼霞,鬟低敛雨”来形容女子的妆容与环境,显得娇媚而含蓄。春天的气息唤醒了无数缠绵的情感,但东风吹拂,似乎连容颜都变了。时光流逝,花瓣如锦般飘零,情感如泪水般涌现。亭子下的影子记载着曾经的吟唱,然而诗人离去后,梦境也随之沉淀。轻红的花瓣被剪碎,任由蝴蝶与黄莺在这场景中醉舞。诗人感叹多情的人总是为伤春而消瘦,但情感如此丰盈,春天又怎能怜惜?最后,诗人向愁苦的边缘飘落香云,仿佛在为仙女起舞。
郭则沄,清代著名诗人,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作品多具清新婉约之风。他的诗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著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人情怀。
《庆春泽》写于桃花盛开的季节,诗人回忆起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抒发了对春天的无限感慨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展现了诗人对友谊与自然美的深切理解。
《庆春泽》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开篇即以“绡薄笼霞,鬟低敛雨”描绘了一位女子的妆扮,既表现了春天的柔美,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的情感波动。接着,“唤起春魂,绮情多少缠绵”一语,传达了春天带来的情感共鸣,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往年花时的怀念,情感的缠绵与春天的气息交织在一起。
全诗结构严谨,情感层层递进。在对比“东风换了朱颜”的变化后,诗人感叹“流年”无情,花瓣如锦般飘零,似乎在隐喻着时间的流逝与美好的易逝。诗人在“亭阴暗记行吟地”中回忆往昔,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
最后的“飘堕香云,为舞仙仙”更是将诗的意境提升至一种超然的境界,仿佛在描绘一种出尘的美感,诗人在此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致完美结合,令人感慨不已。
绡薄笼霞,鬟低敛雨,背人偏自嫣然。
诗人描绘女子的妆容与环境,表现出她的娇羞与妩媚。
唤起春魂,绮情多少缠绵。
春天的到来唤醒了无数柔情与思绪。
盈盈不隔东风面,甚东风换了朱颜。
东风吹拂,带来春的气息,但也让人感到容颜的变化。
数流年。锦样飘零,泪迸鹍弦。
时光流逝,花瓣如锦般飘零,情感如泪水般涌现。
亭阴暗记行吟地,奈词人去后,残梦沈烟。
亭子下的影子记载着往日的吟唱,诗人离去后,梦境如烟般消逝。
剪碎轻红,任教蝶醉莺颠。
花瓣被剪碎,蝴蝶与黄莺在此场景中舞动,寓意春天的生机。
多情漫为伤春瘦,便情多那得春怜。
多情的人因伤春而消瘦,但情感如此丰盈,春天又怎能怜惜?
向愁边。飘堕香云,为舞仙仙。
最后,诗人向愁苦的边缘飘落香云,仿佛在为仙女起舞,令人向往。
本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对往昔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情感基调夹杂着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瞬间的珍惜。
诗中“绡薄笼霞”是用来形容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女子的妆容
C. 亭子的影子
D. 花瓣的飘零
“唤起春魂”中春魂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灵气
B. 春天的花朵
C. 春天的风
D. 春天的阳光
“多情漫为伤春瘦”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爱情的失落
B. 对时间流逝的惋惜
C. 对春天的热爱
D. 对友人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