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8 10:13: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8 10:13:50
庆春泽
作者: 赵熙 〔清代〕
香劫回春,罡风渡海,安然中垒馀生。
苦尽仍甘,思量竟死何名。
蓝桥不换神仙骨,笑求浆微戏云英。
惜惺惺元自多情,偏似无情。
平时共命迦陵。
怕真埋锸下,苦劝刘伶。
噩梦何堪,误书虽适犹惊。
菊花留得渊明在,似仓庚疗妒无灵。
乞卿卿还为髯兮,储就双罂。
春天再度来临,香气扑鼻,狂风掠过海面,我在宁静中度过余生。经历艰辛仍能品味甘甜,思考死亡究竟意味着什么。蓝桥虽不换来神仙的骨骼,但我却笑着向云英索要一壶小酒。惜别的情谊本是多情的,却偏偏显得冷漠。平时与迦陵共生共死,我害怕真的被埋入土下,苦口婆心劝导刘伶。噩梦难以承受,误读的书籍即使适合也令人惊恐。菊花依然留着陶渊明的身影,像仓庚一样疗愈妒忌却无灵。乞求你能为我留一点胡须,储存那双罂。
作者介绍:赵熙,清代诗人,以其幽雅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绘而闻名。他的作品多聚焦于人生哲理与自然景色,常透出一种淡淡的忧愁和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在政治、生活等方面感受到许多压力,因此通过诗歌表达对生命的感悟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庆春泽》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感慨的诗作,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回归与个人的生命感悟,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诗的开头以“香劫回春,罡风渡海”引入,既有自然的美,也隐含着对人生波折的反思。诗中对“蓝桥”和“神仙骨”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苦尽仍甘”的哲思更是让人感受到诗人面对困境却仍能保持乐观的态度。
通过对刘伶的提及,诗人似乎在提醒自己,生活要有情趣,不能被世俗的枷锁所束缚。最终,诗人用“菊花留得渊明在”来表达对陶渊明的敬仰,象征着一种对自然、对自由的追求,尽管生活中充满挑战,依然要坚持自我,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通过自然与人生的交织,表达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寓意在困境中坚持自我,珍惜生命中的美好。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传达了诗人的情感,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蓝桥”象征什么?
诗人提到的“刘伶”象征什么?
诗中“乞卿卿还为髯兮”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