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31: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31:19
《六州歌头·金陵吊古》 作者:易顺鼎 〔清代〕
金陵雪后,来访帝王家。龙和虎,莺和燕,豕和蛇。剩栖鸦。此日经行处,白门市,青溪埭,红板路,乌衣巷,寂无哗。欲问秦淮,旧院烟笼水,水更笼沙。甚当年商女,沦落也天涯。一曲琵琶,后庭花。念陵十一,楼十四,阑十二,暮云遮。鹦鹉墓,麒麟冢,草交加。树槎牙。废苑都栽菜,新编出,竹篱笆。儿女泪,英雄血,尚留些。不解长江何意,浑淘尽六代繁华。但凭高希望,斜日大如瓜。吹起寒笳。
金陵在下雪后,我来到昔日帝王的故居。龙和虎、莺和燕、猪和蛇,只有乌鸦栖息。今天走过的地方,有白门市、青溪埭、红板路和乌衣巷,静悄悄没有喧哗。想问秦淮河,旧日的院落烟雾笼罩着水面,水又笼罩着沙子。想起当年那位商女,她已经沦落到天涯。她弹奏的琵琶曲,正是后庭花。回忆起陵园的十一座楼、十四座阑干、十二条小径,被暮云遮挡。鹦鹉墓、麒麟冢,杂草丛生,树木也变得苍老。废弃的园子里全是菜,竹篱笆重新修建。儿女的泪水,英雄的血仍旧留存。难以理解长江的意义,竟然冲刷掉了六代的繁华。但我仍然寄希望于高空,夕阳如大瓜般挂在天边,吹响了寒冷的号角。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易顺鼎,清代诗人,以豪放壮丽的诗风著称,善于描绘历史的沧桑与人事的变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作者游历金陵,感受到历史的沉重和个人的渺小,反映了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
《六州歌头·金陵吊古》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抒情性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金陵的冬景和历史遗迹,表达了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开篇以“金陵雪后”引入,瞬间将读者带入一个沉静的氛围。接下来的“龙和虎,莺和燕,豕和蛇”,以生动的意象表现了昔日繁华与今日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历史的变迁。
诗中对于秦淮河的描写,蕴含着浓厚的乡愁与惆怅,尤其是“旧院烟笼水,水更笼沙”一句,展现了水与沙的交融,隐喻着时间的流逝与风景的模糊。再者,“商女”与“琵琶”联结,既是对美好过往的怀念,也是对无奈命运的感叹,流露出诗人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与对自身命运的反思。
整首诗在结尾处以“但凭高希望,斜日大如瓜”作结,似乎在告诫人们,尽管历史的繁华已去,但仍应心怀希望,展望未来。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深邃,兼具了历史的厚重与个人的情感,充分展示了易顺鼎的艺术才华。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金陵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变迁的无奈,反映了人对历史深刻的思考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六州歌头·金陵吊古》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秦淮”指的是哪里?
诗中提到的“商女”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