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1:14: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14:12
独坐苦无聊,散策城南寺。
恰近日中期,乡里趁墟至。
寄卖两庑下,摆列书画肆。
偶然一触目,恶札墨猪字。
破烂小说本,唾余人所弃。
诗文新剞劂,锦函藏箧笥。
检阅一二卷,令人昏欲睡。
有客喧呼来,云是迎官吏。
风尘眯我眼,急欲出寺避。
出寺逢丈人,衣冠与俗异。
邀我欲同行,情款颇真挚。
无奈一启口,便足败人意。
强作尔馨语,喳唅不见愧。
豪门及显达,丁宁问再四。
我笑不欲答,揖别如展翅。
墙阴见牸牛,饱食眼贴地。
相对惟牛好,不问人间事。
我独自坐在寺庙里,感到无聊透顶,便在城南的寺庙里散步。正值近日的集市,乡里的人们纷纷前来。寺庙的两侧摆放着寄卖的书画,偶然看见一页恶劣的字迹,像是墨水中的猪字。那些破旧的小说本,都是被人唾弃的。新出版的诗文,藏在华丽的盒子里。我翻阅了一两卷,竟然让人感到昏昏欲睡。突然,有客人喧闹着走来,说是来迎接官吏。风尘扑面而来,我急于要离开这寺庙。出寺后遇到一位长辈,他的衣着与众不同,邀请我一起同行,他的情意真挚。然而我一开口,立刻让他失望。强作欢颜说些客气话,也不觉得羞愧。那些豪门显达的人,不停地询问我。我笑着不想回答,像鸟儿展翅般告别。墙阴下看见一头牛,正饱食着低头吃草。我们相对而坐,只觉得这头牛最美好,不再问世间的事。
吴芳培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以描写生活琐事、闲适情态为主,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写于一个闲适的午后,作者在寺庙中感受到的无聊与乏味,以及对世俗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浮躁与人际关系的复杂。
《散策》这首诗以作者独坐寺庙时的无聊感为起点,描绘了他在城市与乡村间游荡的生活情境。整首诗贯穿着一种淡淡的无奈与对庸俗世界的嘲讽。诗中,作者通过对书画的描写,流露出对世间繁华的冷漠态度,尤其是那些“恶札墨猪字”,不仅形象地表现出对当代书法水平的批评,也隐喻了对当时文学创作现状的不满。而在与长辈的交往中,虽有诚意邀请,但因一言不合而让人失望,更是突显了人际交往中的尴尬与无奈。最后,诗的结尾转向一头牛的描写,表现出一种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似乎在喧嚣的社会中,唯有这头牛才能给予他一丝安宁。整个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世俗繁华的倦怠感。
整首诗表达了对繁华世俗的厌倦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诗中“恶札墨猪字”指的是什么?
A. 书法差的字
B. 好的书法
C. 诗歌的标题
D. 小说的内容
作者在寺庙中感到:
A. 高兴
B. 无聊
C. 忧伤
D. 愤怒
诗的最后,牛的意象象征着:
A. 繁华
B. 安逸
C. 忙碌
D. 竞争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描绘了宁静的自然与内心的思考,但《散策》更多地表达了对世俗的无奈和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而《鹿柴》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的宁静。吴芳培的诗在生活细节的描写上更为细腻,流露出更多的个体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