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题峡江楼赠林六长》

时间: 2025-05-16 22:41:05

诗句

无诸城边钓鳌客,吞尽五湖兼七泽。

手招江月坐冰壶,眉宇尝浮秋水碧。

自言家住在金崎,百尺高楼倚钓矶。

散帙翻嫌空翠湿,开帘閒放白云飞。

烟汀竹岛争回转,三点神山望中远。

问津时有泛花人,唤渡遥惊隔秋犬。

予亦曾营海上山,因君飞梦度江还。

何日一蓑烟雨里,与君长啸采芳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22:41:05

原文展示:

无诸城边钓鳌客,吞尽五湖兼七泽。手招江月坐冰壶,眉宇尝浮秋水碧。自言家住在金崎,百尺高楼倚钓矶。散帙翻嫌空翠湿,开帘闲放白云飞。烟汀竹岛争回转,三点神山望中远。问津时有泛花人,唤渡遥惊隔秋犬。予亦曾营海上山,因君飞梦度江还。何日一蓑烟雨里,与君长啸采芳兰。

白话文翻译:

在无诸城边垂钓的客人,尽享五湖与七泽的美景。手招江面上的月光,坐在冰壶旁,眉宇间时常浮现秋水的碧蓝。我自言家住在金崎,百尺高楼依靠在钓鱼矶上。散开书卷,翻看时总觉得空翠的景色湿润,开窗闲看白云飘飞。烟雾弥漫的沙洲和竹岛,争相回旋,远望三座神山显得遥远。问船渡口时,有人泛舟赏花,呼唤渡船时远远惊动了秋犬。我也曾经营海上的山,因你飞扬的梦而回到江边。何时能在烟雨中,与你长啸,采摘芳兰呢?

注释:

  • 无诸:指的是无诸城,地名。
  • 鳌客:指钓鱼者。
  • 吞尽:形容资源丰富,尽情享受。
  • 江月:江上的月亮。
  • 金崎:地名,诗人自称的居住地。
  • 百尺高楼:高高的楼房。
  • 钓矶:钓鱼的矶石。
  • 散帙:散开书卷。
  • 烟汀:烟雾弥漫的沙洲。
  • 问津:询问渡口。
  • 泛花人:指在水面上划船采花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云龙,明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意象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李云龙游览峡江楼时,借景抒怀,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峡江楼上所看到的自然景色与内心的感受,具有浓厚的抒情性。开头两句通过“钓鳌客”和“吞尽五湖兼七泽”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享受。接着,诗人用“手招江月坐冰壶”的意象,展现出一种闲适和超脱的生活态度,仿佛他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诗意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画面感,如“烟汀竹岛争回转”和“三点神山望中远”,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诗中描写的“问津时有泛花人”和“唤渡遥惊隔秋犬”则增添了生活的气息,诗人不仅是在抒发个人情感,也在描绘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

最后两句“何日一蓑烟雨里,与君长啸采芳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思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渴望与友人共享自然之美的情感。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抒发,将自然与人生的哲思融为一体,具有深刻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无诸城边钓鳌客:描绘钓鱼者在无诸城边静谧的生活。
  • 吞尽五湖兼七泽:表现大自然的美好与丰饶。
  • 手招江月坐冰壶:诗人闲坐,感受江上的月光。
  • 眉宇尝浮秋水碧:神情中透露出对秋水的喜爱。
  • 自言家住在金崎:自述居所,表达归属感。
  • 百尺高楼倚钓矶:强调诗人高处的视野与心境。
  • 散帙翻嫌空翠湿:闲适中对自然的细腻体验。
  • 开帘闲放白云飞:诗人放下烦恼,享受云朵的飘逸。
  • 烟汀竹岛争回转:描绘水面波光粼粼的动态美。
  • 三点神山望中远:远山的神秘与遥远。
  • 问津时有泛花人:生活的气息,人与自然的和谐。
  • 唤渡遥惊隔秋犬:人与自然间的互动,生动活泼。
  • 予亦曾营海上山:感叹自己曾经的追求与生活经历。
  • 因君飞梦度江还:因友人的梦而回归到自然的怀抱。
  • 何日一蓑烟雨里,与君长啸采芳兰: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友谊的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江月”比喻自然的宁静。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如“白云飞”,让自然景物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生活场景,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月:象征宁静与美好。
  • 钓鳌:代表悠闲与自在。
  • 白云:象征自由与无拘无束。
  • 烟雨:暗示朦胧与诗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江水
    • B. 钓鱼
    • C. 白云
    • D. 秋水
  2. “何日一蓑烟雨里”中的“蓑”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鱼
    • B. 一种雨具
    • C. 一种植物
    • D. 一种石头
  3. 诗人自称的居住地是哪里?

    • A. 无诸
    • B. 金崎
    • C. 江边
    • D. 三山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同样表现对自然的感慨,但更侧重于人生的悲苦。
  • 李白的《静夜思》:聚焦于思乡之情,与李云龙的友谊主题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鉴赏》
  • 《李云龙诗选》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吴江陈知县 次韵答攸县陈翁钺 送太仓俞良臣之安州学 次韵答若虚秋官闻恤刑诏有作 送徐生下第归 息巷 原博席上用击鼓催花令戏成一诗 送汪祀丞归凤阳 陆参政孟昭挽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识时达变 一个皮一个页读什么字_一个皮一个页的拼音与写法详解 苗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苗字旁的字 悬繁体字怎么写?悬字繁体书写详解_汉字繁体学习 耳刀旁的字 昊天罔极 两点水偏旁汉字大全_两点水常用字详解 焰硝 娱心悦耳 门字框的字 疋字旁的字 分外 横忧 竖心旁的字 几字旁的字 千式百样 刲刺 火言火又念什么字?火言火又的拼音及写法详解 包含匾的词语有哪些 见善若惊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