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3:41: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41:47
旋营小酌典春裘,佳客真惭竟日留。
长怪岭云迷楚望,忽闻吴语破乡愁。
镜湖自昔堪归老,杞国何人独抱忧。
莫讶临花倍惆怅,赏心原不在枝头。
在春天的宴会上,我小酌几杯,身披春裘,佳宾在场让我感到羞愧,竟然留到日暮。
我长久以来感叹高岭的云雾遮住了楚地的远望,忽然听到吴地的方言,触动了我的乡愁。
镜湖自古以来就适合归老,杞国的人为何独自忧愁?
不要奇怪我在花前倍感惆怅,真正的快乐并不在于枝头的花朵。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号阳明,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心即理”,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影响深远。
这首诗作于王守仁晚年,背负着对故土的思念与人生的感慨。诗中既有对美好春光的留恋,又有对乡愁的深切表达,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与情感深度。
《次韵胡少参见过》是一首蕴含深厚情感和哲理的古诗。全诗通过春天的宴会场景,展现了作者与友人相聚的欢愉,却在欢愉中透出一种淡淡的惆怅。开篇“旋营小酌典春裘”描绘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作者心中的乡愁与对故土的思念渐渐浮现,尤其是“忽闻吴语破乡愁”一句,突显了语言的亲切感,仿佛瞬间拉近了与故乡的距离,却也无情地触动了内心的忧伤。
在“镜湖自昔堪归老,杞国何人独抱忧”中,镜湖象征着归隐与宁静,而杞国则是忧愁的代名词,体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无奈与思考。最后两句“莫讶临花倍惆怅,赏心原不在枝头”,则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真正的快乐不在于表面的美好,而在于内心的感受。王守仁通过这首诗表露出对生活的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悟,展现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个性。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聚会,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同时也反映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思考。诗中体现出王守仁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对内心真实情感的追求,传达出一种深邃而又细腻的情感基调。
诗中“佳客”指的是:
A. 高雅的朋友
B. 乡愁
C. 烦恼
D. 孤独
“镜湖自昔堪归老”中的“镜湖”象征:
A. 美丽的春天
B. 归隐与宁静
C. 远方的故乡
D. 朋友的相聚
诗中提到的“杞国”主要表达了:
A. 欢乐
B. 忧愁
C. 思念
D. 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