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3:5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3:55:59
乱山合沓不容车,路入穷乡亦可嗟。
于菟窥人浑似犬,羝羊分乳便名茶。
风声凄楚禽啼树,野色荒凉草戴花。
落日亭亭何处宿,危岩寂寞几人家。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寂的乡村环境。山峦叠嶂,连车都无法通行,路途深入偏远乡村,令人唏嘘。野兔窥视人类,像狗一般;羝羊的乳汁便是当地的名茶。风声凄楚,鸟儿在树上啼叫,荒凉的野外,草地上开着花。落日斜照,不知何处可以栖息,孤立的岩石上,只有寂寞的几户人家。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更多是通过自然景观来表达诗人的情感。
作者介绍:
韩鼎元是清代的一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思考,风格清新,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对乡村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黄土坎》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深切感受。诗的开头,“乱山合沓不容车”,展现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艰难与偏远,山峦重叠,交通不便,给人一种闭塞感,仿佛生活在世外桃源。这种景象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描摹,更是对人类生存状态的隐喻,暗示着人们在喧嚣的社会中失去了归属感。
接着的“于菟窥人浑似犬,羝羊分乳便名茶”,则带来了乡村的生活气息。野兔和羝羊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生机,也体现了乡村的纯朴与自然。这里的“名茶”则暗示了乡村特产,显示了人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一面。
后面的“风声凄楚禽啼树,野色荒凉草戴花”,进一步营造了孤寂的氛围,风声与鸟鸣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悲凉的景象,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自然的美丽与荒凉并存,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生活。
最后两句“落日亭亭何处宿,危岩寂寞几人家”,将孤独的主题推向高潮。落日的余晖照耀着偏远的岩石,暗示着诗人对归宿的思考,也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和渴望。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既有对乡村宁静的向往,也有对世俗喧嚣的逃避。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对孤独的思考。通过对自然的深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反映出一种对宁静和安定生活的渴望。诗人通过描绘乡村的荒凉与美丽,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反思,情感真挚而深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动物是什么?
A. 狼
B. 于菟(野兔)
C. 猫
D. 狗
诗中“危岩”指的是什么?
A. 高山
B. 悬崖
C. 河流
D. 大树
诗的主题主要是?
A. 战争
B. 宁静的乡村生活与孤独感
C. 家庭团圆
D. 友谊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