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重题后池》

时间: 2025-05-11 19:52:21

诗句

细雨阑珊眠鹭觉,钿波悠漾并鸳娇。

适来会得荆王意,只为莲茎重细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9:52:21

原文展示:

细雨阑珊眠鹭觉,
钿波悠漾并鸳娇。
适来会得荆王意,
只为莲茎重细腰。

白话文翻译:

细雨如丝,湿润的天气中,白鹭在睡梦中被惊醒;
微波荡漾,鸳鸯在水面嬉戏。
不久前我领悟了荆王的心意,
只因为那莲花的茎杆如同柔美的腰肢。

注释:

  • 阑珊:细小的雨滴,形容细雨绵绵的样子。
  • 眠鹭觉:白鹭在睡梦中被惊醒。
  • 钿波:形容水面波光粼粼的样子,钿是形容波动轻柔。
  • 悠漾:轻轻荡漾,流动的样子。
  • 鸳娇:鸳鸯是一种水鸟,柔美而娇羞。
  • 荆王:指荆轲,历史人物,代表着忠诚和勇气。
  • 莲茎:莲花的茎,形象地比喻女性的柔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皮日休(835年-883年),字梦得,号卧云,唐代诗人。他以清新流畅的风格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常常描写山水田园和个人情感,作品风格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重题后池》作于皮日休晚年,处于唐朝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的年代。诗中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以及对生活中细微情感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池塘边的宁静与美丽。开篇的“细雨阑珊”仿佛让人感受到雨滴轻轻洒落的声音,给人一种恬静而温柔的氛围,紧接着“眠鹭觉”更是生动地描绘了白鹭在细雨中睡梦被惊醒的场景,增添了几分灵动。接着“钿波悠漾”描绘出水波荡漾的景象,伴随着“并鸳娇”,将生机与活泼的气氛注入诗中。

下半部分的“适来会得荆王意”则引入了历史典故,表现出诗人对荆王情感的理解,似乎在表达对某种深情厚谊的感慨。而最后一句“只为莲茎重细腰”则将情感与自然结合,莲茎的柔美被比喻为女子的细腰,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女性美的赞美。这种细腻而富有象征意味的描写,使整首诗在意境上升华,达到一种优雅而深刻的境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细雨阑珊眠鹭觉:细雨轻轻落下,白鹭在梦中被唤醒,描绘了一个宁静的雨中景象,给人以温柔的感觉。
  • 钿波悠漾并鸳娇:水面微波荡漾,鸳鸯嬉戏,描绘出水中生动的情景,增添了生活气息。
  • 适来会得荆王意:不久前我理解了荆王的心意,暗示了对历史人物的情感共鸣和理解。
  • 只为莲茎重细腰:仅仅是因为莲茎的柔美,引申出对女性美的赞美,表现出诗人的审美情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莲茎比作女性的细腰,形象而生动。
  • 拟人:白鹭和鸳鸯被赋予了生动的情感,增强了诗的趣味性。
  • 对仗:诗的结构工整,增强了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自然的热爱,同时也融入了对人情世故的思考,展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细雨:象征温柔与宁静,营造出一种诗意的氛围。
  • 白鹭:象征纯洁与优雅,表现诗人的审美观。
  • 莲茎:象征女性的柔美,展现了诗人对生活中美的细腻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细雨阑珊”所描绘的意象是什么? A. 雪花纷飞
    B. 细雨绵绵
    C. 阳光明媚

  2. “适来会得荆王意”中的“荆王”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项羽
    B. 荆轲
    C. 刘备

  3. 诗中用“莲茎”比喻什么? A. 树木
    B. 女性的柔美
    C. 河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孟浩然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绘自然景色,但更侧重于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
  • 《静夜思》:表达了思乡之情,情感更加浓烈,展现出对亲情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木兰花 其二 木兰花 木兰花慢 书岩修罢《画扇斋词》后 木兰花 木兰花 重九发皖城 木兰花慢 扬州寿瓜而夹士常 木兰花 木兰花慢 犊舟 木兰花慢 追念彭总 木兰花慢 扬州寿纪子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糹字旁的字 遗闻 谷字旁的字 戃慌 包含脑的词语有哪些 丹心碧血 西字头的字 说曹操,曹操到 见字旁的字 倾肝沥胆 隔壁听话 行字旁的字 中印国 包含蝎的词语有哪些 济济彬彬 搓粉团朱 素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