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江南农事图》

时间: 2025-04-27 05:30:17

诗句

四月江南农事兴,沤麻浸谷有常程。

莫言娇细全无事,一夜嬠车响到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5:30:17

原文展示

四月江南农事兴,
沤麻浸谷有常程。
莫言娇细全无事,一夜嬠车响到明。

白话文翻译

四月时节,江南的农事活动热火朝天,
浸泡麻绳和谷物是有规律的程序。
不要说那些娇弱的农事没有事情可做,
一整夜的推车声响个不停,直到天明。

注释

字词注释

  • 沤麻:指用水浸泡麻植物,通常是为了提取纤维。
  • 浸谷:指将谷物浸泡,以便于后续的处理。
  • 常程:常规的程序或步骤。
  • 嬠车:推进农具的车,发出声响。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江南”是中国南方的一个重要农业区,以其水田、丰富的农作物而闻名。诗的背景与当时的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反映了农民勤劳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画家、诗人。他以才情出众著称,尤其在诗词和绘画上均有卓越成就。唐寅生活在明代中期,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影响了他的创作风格。

创作背景

《江南农事图》创作于明代,正值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反映了江南地区春季农忙的景象。通过描绘农事活动,唐寅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美和对生活的关心。

诗歌鉴赏

《江南农事图》以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四月的农事景象。诗的开头通过“四月江南农事兴”点明时节,紧接着描写了农事的具体活动,如“沤麻浸谷”,展现了农民的日常工作。诗中提到的“常程”,表达了农事活动的规律性,反映了农民的智慧与经验。

“莫言娇细全无事”则强调了尽管某些农事看似简单和轻松,但实际上每一项工作都至关重要,不能被忽视。最后一句“一夜嬠车响到明”的描写更是生动,展现了农民们在夜间辛勤劳作的场景,体现了他们对丰收的渴望和不懈的努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赞美,反映了江南地区独特的农耕文化与生活方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四月江南农事兴:四月是江南地区农忙的季节,描绘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2. 沤麻浸谷有常程:描述了农民在这个季节常进行的工作,展现出农事的规律性。
  3. 莫言娇细全无事:反驳了对农事的轻视,强调即使看似简单的事也有其重要性。
  4. 一夜嬠车响到明:描绘农民在夜间辛勤工作的景象,表现出他们的辛劳与执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沤麻浸谷”与“常程”的搭配,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嬠车响”赋予了物体以人类的情感,增强了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江南农民勤奋劳作的赞美,强调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反映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江南:象征着富饶的土地和丰收的希望。
  • 农事:代表着辛勤与奉献,体现了农民的生活状态。
  • 嬠车声:象征着劳作的声音,传递出一种生生不息的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沤麻浸谷”意指: A. 采摘果实
    B. 浸泡麻绳和谷物
    C. 种植稻谷
    D. 收割庄稼

  2. 诗中提到的“四月”象征: A. 冬季
    B. 春季的农忙
    C. 夏季的炎热
    D. 秋季的丰收

  3. 诗人对农事的态度是: A. 轻视
    B. 赞美
    C. 忽视
    D. 疏远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田园乐》 - 王维

诗词对比

可以将唐寅的《江南农事图》与王维的《田园乐》进行对比,王维的作品同样描绘了田园风光,但着重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热爱,而唐寅则更加关注农民的辛勤劳动与农事的繁忙。两者在主题和情感的表达上各有侧重,值得深入探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寅诗集》
  • 《明代诗词散论》
  • 《中国农耕文化史》

相关查询

中牟县旅 与嘉佑同游宝应寺 贺温正言赐紫 身世 病起至幽谷二首 送陈侯之任同州 贺冯起张乘二舍人 送筇杖与刘湛然道士 芍药诗 盐池十八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东乡族 一座尽惊 鬯字旁的字 袭开头的成语 包含劣的词语有哪些 糹字旁的字 鳥字旁的字 俯仰异观 昌亭之客 银瓮 远图长虑 曳拕 工字旁的字 三蛇七鼠 見字旁的字 降表 包含葭的词语有哪些 平生之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