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画竹》

时间: 2025-04-27 12:34:43

诗句

殷君示我林垍竹,临风写雨夺天巧。

尺缣苍筤只两根,气势已觉千林少。

虬蟠凤起倏有神,出云入雾何缥缈。

闻君鲁门西草堂,万竿白日森烟霜。

怪道君身瘦如竹,只对此君不食肉。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34:43

画竹

作者: 何景明 〔明代〕

原文展示

殷君示我林垍竹,临风写雨夺天巧。
尺缣苍筤只两根,气势已觉千林少。
虬蟠凤起倏有神,出云入雾何缥缈。
闻君鲁门西草堂,万竿白日森烟霜。
怪道君身瘦如竹,只对此君不食肉。

白话文翻译

殷君向我展示那林间的竹子,
在风中写雨,画技真是巧妙。
仅仅是两根尺幅的竹子,
气势却让人觉得千林都显得苍白。
虬龙般的竹子盘旋而起,似乎有神韵,
在云雾之间,显得是那么缥缈。
听闻您在鲁门的西边草堂,
万竿竹子在白日下显得如烟如霜。
怪不得您身材瘦如竹,
原来您是因此不吃肉。

注释

  • 林垍竹:指竹林,垍是指竹的丛生。
  • 尺缣:指尺寸较小的纸张或布料,这里比喻竹子。
  • 虬蟠:形容竹子像龙一样盘旋。
  • 鲁门:指鲁国的门,这里暗指鲁地。
  • 草堂:指草盖的房子,通常用于隐居、写作的地方。

典故解析

"鲁门"指的是春秋时期的鲁国,鲁国的文化深厚,孔子曾在此地讲学。"草堂"则是隐士寄情山水,追求清幽生活的象征。诗中提到的竹子,象征着高洁、坚韧的品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景明,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往往融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于一体,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何景明游览竹林时,受到竹子的启发,表达了他对竹子高洁品格的欣赏和与朋友交往的情感。

诗歌鉴赏

《画竹》通过描绘竹子的优雅和生机,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诗中,竹子不仅是自然生物,更是高洁品格的象征。何景明的笔触细腻,既描绘了竹子的形态,也赋予其灵魂,表现出竹子在风雨中依然挺拔的特质,暗喻作者自己的人生追求。诗中“怪道君身瘦如竹,只对此君不食肉”一句,形象地表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朋友的身材虽瘦却与竹子般的高洁相映成趣,恰如其分地传达了诗人对竹的赞美与对朋友的欣赏。整首诗情景交融,传达出一种清新、淡雅的气息,令人心旷神怡。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前两句描绘了朋友所画竹子的精妙技艺。
    • 中间的几句强调了竹子的气势和神韵,竹子在云雾中显得神秘。
    • 最后的几句则是对朋友的赞美,结合朋友的身材与竹子形成对比,传达了友谊的深厚。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比作龙,形象生动。
    • 拟人:竹子被赋予了神韵,仿佛有灵性。
    • 对仗:诗句整齐,增强了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赞美竹子的高洁与坚韧,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朋友的深情。

意象分析

  • :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
  • 风雨:象征人生的考验与磨难。
  • 云雾:象征神秘与虚幻的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何景明的诗中,竹子象征什么? A. 富贵
    B. 高洁
    C. 力量
    D. 美丽

  2. 诗中提到的“鲁门”指的是哪个地方? A. 齐国
    B. 鲁国
    C. 晋国
    D. 楚国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竹里馆》:描绘竹林的清幽与隐士的生活。

诗词对比

何景明的《画竹》与王维的《竹里馆》,两者都以竹子为题材,前者更强调竹的气势与神韵,后者则侧重于隐士的生活情趣,展示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何景明研究》
  • 《竹文化》相关书籍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月下笛 月下笛 院落乍秋,乱蛩絮壁,赋寄眉月楼 月下笛 遣怀次玉田韵 月下笛 曾允元体 月下笛 燕 月下笛 寿重梅丈九秩晋五 天净沙·重阳后有怀丘豫凡马尼拉 天净沙 乙巳中秋有怀刘啸秋北婆罗洲 天净沙 长夏卧病,晨起有怀朴初居士北京 天净沙 塞上 八首 其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舍身图报 牵心挂肚 劈头劈脸 包含释的词语有哪些 反文旁的字 晓霞妆 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礼的成语 弛维 龝字旁的字 矢字旁的字 黹字旁的字 不骄不躁 嗅石 三点水的字 解怨 不臣之心 鹏鳣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