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1:0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1:06:17
花犯 咏竹逸宅内蔷薇
作者:陈维崧
弄晴天,红蔷十丈,盈盈媚初夏。
闹花小架。恰倒影回塘,绿水如画。
柔条乱舞银墙罅。胭脂千斛泻。
笼绣槅低枝近手,偏将鸳袂惹。
老松拿云吼涛声,繁英争蔓引,松身都化。
似天半,作势处,烛龙将下。
看灼灼猩肌万点,照十二楼前浑不夜。
还则虑晚来风雨,红颜偏早嫁。
在晴朗的天气里,十丈红蔷薇在初夏时分娇艳动人。
小花架上热闹非凡,恰好映照在回塘中,绿水如同画卷般美丽。
柔软的枝条在银色墙缝中摇曳,像是胭脂倾泻而下。
花儿笼罩在低垂的枝头,正好惹得鸳鸯的衣裳。
老松在高空中吼叫,涛声震荡,繁花争相攀缘,松身也仿佛化为一体。
像是天边的一角,烛龙欲要降临。
看那灼灼的红色肌肤,万点光辉照亮了十二楼前的夜晚。
但我又担忧晚来的风雨,红颜却偏偏早早嫁人。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20—1680),字景升,号澄怀,晚号山人,清代诗人,擅长词曲,风格清新雅致,常以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为主题。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蔷薇的描写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忧虑。
《花犯 咏竹逸宅内蔷薇》是一首描绘初夏美景的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慨。开篇便以“弄晴天”描绘出明媚的夏日,鲜花繁盛,渲染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气息。诗中对蔷薇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花艳丽如画的景象,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梦幻般的夏日庭院。柔条乱舞和胭脂千斛泻等意象,不仅突显了花朵的娇媚,也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易逝。
随着诗的深入,老松的吼涛声和繁英争蔓引,描绘了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然而,最后一句“还则虑晚来风雨,红颜偏早嫁”则转向人生哲理,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叹息,也暗示了对爱情的无奈。这种对比使整首诗既有生动的自然景象,又充满了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爱情的独特见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蔷薇花的美丽与生命的短暂,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主要花卉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烛龙”象征着什么?
“红颜偏早嫁”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