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宿淡水草舍对竹》

时间: 2025-04-26 23:38:02

诗句

草庐亦已陋,有竹便堪留。

疏处可通月,寒时易感秋。

烦嚣入夜静,空翠一庭流。

羡尔多高致,悠然学子猷。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3:38:02

原文展示:

宿淡水草舍对竹
草庐亦已陋,有竹便堪留。
疏处可通月,寒时易感秋。
烦嚣入夜静,空翠一庭流。
羡尔多高致,悠然学子猷。

白话文翻译:

在这简陋的草屋里,尽管环境不佳,但有竹子陪伴,便觉得值得留驻。竹子稀疏的地方可以透出月光,寒冷时节更能感受到秋天的气息。喧嚣的世界在夜晚变得宁静,庭院中的竹影在空中轻轻流动。我羡慕你那种高洁的气质,悠然自得,像个求学的君子。

注释:

  • 草庐:草制的简陋房屋,指诗人的居所。
  • :简陋、粗糙。
  • 堪留:值得留下。
  • 疏处:竹子稀疏的地方。
  • 通月:可以透出月光。
  • 寒时:寒冷的季节。
  • 烦嚣:喧嚣、纷扰。
  • 空翠:空灵的竹影。
  • 高致:高尚的情操。
  • 学子猷:求学者的志向和风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元煌(1640-1720),清代诗人,字公度,号静斋,浙江人。钱元煌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情,作品往往带有淡淡的禅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写于作者隐居之际,表现了他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洁人生态度的赞美。

诗歌鉴赏:

《宿淡水草舍对竹》是一首描绘隐居生活的诗,表现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以草庐和竹子为背景,传达出一种宁静而高尚的情感。前两句通过描绘环境,表达了尽管居所简陋,但有竹相伴,便觉得留在这里是值得的。这一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珍视和对物质条件的淡泊。接着,诗人以“疏处可通月,寒时易感秋”描绘了竹子所带来的美好意境,透出月光、感受秋意,这种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后四句则增加了情感的深度,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的宁静中对繁嚣世界的反思,以及对高洁人生态度的羡慕。诗人通过“烦嚣入夜静”的对比,强调了宁静生活的珍贵和必要,最后一句“悠然学子猷”更是点明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一种超然脱俗的气质。

整首诗意境清幽,字句简练,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及理想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草庐亦已陋,有竹便堪留:尽管草屋简陋,但因为有竹子伴随,所以觉得值得留下。
  • 疏处可通月,寒时易感秋:竹子稀疏之处可以透出月光,在寒冷时节更容易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 烦嚣入夜静,空翠一庭流:夜晚的宁静使得喧嚣消失,竹影在庭院中空灵地流动。
  • 羡尔多高致,悠然学子猷:我羡慕你那种高洁的气质,悠然自得,像个追求学问的君子。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烦嚣入夜静,空翠一庭流”,形成了对比,突出宁静。
  • 比喻:竹子象征高洁的情操,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高尚人格的敬仰,展示了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和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草庐:象征简朴的生活。
  • :象征高洁、坚韧的品格。
  • :象征清静、明亮的理想境界。
  • :象征成熟、思考的季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草庐”是指什么? A. 豪宅
    B. 简陋的草屋
    C. 古老的城堡

  2. 诗人通过“烦嚣入夜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享受喧嚣
    B. 渴望宁静
    C. 对生活感到无奈

  3. 诗中“羡尔多高致”中的“高致”指的是什么? A. 物质财富
    B. 高尚的品格
    C. 学识渊博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竹里馆》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诗词对比:

  • 《竹里馆》(王维)与《宿淡水草舍对竹》都描绘了竹子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王维的诗更强调与自然的融洽,而钱元煌的诗则更突出内心的高洁情操。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研究》
  2. 《古典诗词赏析》
  3.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江西坡 关锁岭 辰龙关 秋原踏月 江雨晚晴 重过燕子矶 冬夜 太和公主还宫 题黄山汤院 闻高侍御卒贬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立刀旁的字 油头粉面 怀刑自爱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一成不变 东奔西逃 口字旁的字 病开头的成语 知幾其神 寻诵 龋痛 包含脏的词语有哪些 贝字旁的字 称衡 鼎字旁的字 埃灭 彐字旁的字 批砉导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