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48: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48:32
作者: 张宇初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折却乌藤,便寻茅屋,谁知剩水残山。
凿池种树,梅竹任萦环。
芳草閒花覆地,烟霞里藓径柴关。
无人到,春风秋月,松菊伴幽潺。
箪瓢随分过,无荣无辱,樵路渔湾。
与林猿谷,鸟暮乐朝欢。
扫净情尘业垢,披衣坐真息养还。
丹优游处,孤琴只鹤,霜露不凋颜。
折断乌藤,便去寻找茅草屋,谁知只剩下水和残山。
凿一个池子,种上树木,梅花和竹子任其环绕。
芳草和闲花覆盖大地,烟霞中小路通向柴门。
没有人来访,春风秋月,松树和菊花伴着幽静的潺潺流水。
箪瓢随分度日,无荣无辱,樵夫小路和渔湾。
与林中猿猴共处,鸟儿黄昏唱歌,早晨欢快。
扫净心中尘埃与业障,披衣坐下静息养生。
在这丹青优游之处,孤琴只伴白鹤,霜露也不使我凋零。
作者介绍: 张宇初,明代诗人,以其清新的山水诗闻名,常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富有画面感。
创作背景: 此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表露出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与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背景下,明代社会动荡与士人心态的变化,使得隐居成为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
张宇初的《满庭芳 山居》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之美的感悟。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勾勒出一幅宁静和谐的山居图景。开篇以“折却乌藤,便寻茅屋”引入,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依恋与向往。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在山间的生活,凿池种树,芳草闲花,这些自然元素不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也反映了他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诗中“无人到,春风秋月”,传递出一种孤独却又清雅的情感。诗人并未感到寂寞,反而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着春风与秋月的变换,松菊的陪伴让他心中充满了安宁。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更是强调了对世俗的超脱,“无荣无辱”的态度,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哲学。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的追求,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切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强调了自然与内心宁静的重要性,传达出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满庭芳 山居》的作者是?
诗中“凿池种树,梅竹任萦环”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