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8:15: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8:15:31
柳梢青 帘波
作者: 叶翰仙 〔清代〕
旭日晴烘。低垂一桁,钩影玲珑。
仍不笼烟,未能卷雨,祗合遮雨。
湘纹叠叠重重。看卷处縠痕漾空。
窗下疏灯,花间微月,一样朦胧。
清晨的阳光照耀着大地,阳光透过低垂的窗帘,投下细腻的影子。
窗帘还未遮住烟雾,也未能卷起细雨,只能勉强遮住雨水。
窗帘上叠加的湘纹如波纹般叠重,轻轻卷起的地方露出水波的痕迹。
窗下微弱的灯光,花间的明月,都是一片朦胧的景象。
本诗中并未涉及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情感体验。
叶翰仙,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与情感流露,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期,诗人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与生活的哲理,表现出一种超然于世的淡泊。
这首《柳梢青 帘波》以清晨的阳光和窗帘的影子为切入点,描绘了一幅朦胧的景象。诗的开头便以“旭日晴烘”引入,营造了一种温暖而清新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低垂一桁,钩影玲珑”描绘窗帘的细腻之美,给人一种轻盈而灵动的感觉。同时,诗中提到“仍不笼烟,未能卷雨”,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细致观察,似乎在表达一种对生活中细微变化的关注。
“湘纹叠叠重重”一句,描绘了窗帘上波纹的重叠,形成了一种深邃的视觉效果,暗示着生活的复杂与层次。而“窗下疏灯,花间微月”则将夜晚的宁静与朦胧融入诗中,塑造出一种悠然的意境,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整首诗言辞清新,意象丰富,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与感悟,传达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情感基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歌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感悟,传达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情感基调,反映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
诗中提到的“湘纹”主要指什么?
A. 一种花纹
B. 一条河流
C. 一种情感
D. 一种颜色
“窗下疏灯,花间微月”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A. 热闹
B. 宁静
C. 悲伤
D. 欢乐
诗人通过“仍不笼烟,未能卷雨”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无奈
B. 对生活的满足
C. 对人情的冷漠
D. 对风景的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