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5 03:17: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5 03:17:08
凤凰台上忆吹箫
作者: 王恽 〔元代〕
在宫殿的树影下,春天的天空显得空旷,御用的屏风散发着冷香,不知是谁把金碗遗留在人间。爱慕着一枝紫玉兰,双凤声缠绵。秋月春花,客人思绪万千,把幽幽情思都寄托在你身上。惊起的吹箫声,仿佛把天地都翻动。空山中传来鹤的哀怨声。那些风流倜傥的公子,是否记得梦中琼楼的情景,稳稳骑着苍鸾。恍惚中,露水凝聚在银色的河岸,霜裂开了琅玕。再也看不见云间弄玉的身影,余音散落在寒冷的赤壁江边。秦台的晚景,碧云纷乱,瑶天显得迷离。
作者介绍: 王恽(约1260年-1327年),字子真,号曼倩,元代诗人,与元代其他诗人一样,受宋诗影响,风格清新流畅。其作品多描绘自然和抒发个人情感,兼具典雅和豪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经济变迁时期。诗人借用古典意象表达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蕴含着浓厚的个人情感。
《凤凰台上忆吹箫》是一首抒情诗,诗中融入了王恽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诗的开头通过描绘春天的空旷和御屏的冷香,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空灵的氛围。这种氛围为后文的情感铺垫了背景,体现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接着,诗人通过“爱一枝紫玉”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紫玉兰则象征着高洁和雅致,双凤声的描写更增添了诗的韵味,仿佛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秋月春花的意象则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惊吹处,籁翻天吹”,描绘出箫声的穿透力,仿佛它能翻动天地,让人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同时,鹤怨空山的意象则引入了一种悲凉感,象征着诗人对逝去的时光和美好事物的惋惜。
最后,诗的结尾以“秦台晚,碧云零乱瑶天”作结,给人一种美丽却又略显忧伤的感觉,体现了诗人对过往的无尽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往昔的追忆,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思念。隐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失去的惋惜。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紫玉”指代什么?
“鹤怨空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