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风入松》

时间: 2025-04-26 03:51:39

诗句

虬枝撑月倚高寒。

瘦影拂琅玕。

露华冷沁苍苔润,更深后、万籁声乾。

尘虑于时顿息,冲襟此际惟宽。

俨然妆饰整衣冠。

独抱素琴弹。

铿金戛玉何清趣,知音少、空自嗟叹。

志在高山流水,□惊别鹤离鸾。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1:39

原文展示:

风入松
作者: 沈禧 〔元代〕

虬枝撑月倚高寒。
瘦影拂琅玕。
露华冷沁苍苔润,更深后万籁声乾。
尘虑于时顿息,冲襟此际惟宽。
俨然妆饰整衣冠。
独抱素琴弹。
铿金戛玉何清趣,知音少空自嗟叹。
志在高山流水,惊别鹤离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冷的夜晚,虬曲的树枝在月光下高高挺立,清瘦的影子轻轻拂过琅玕石。露水的清华沁入苍苔,越往深处,四周万籁俱寂。尘世的烦恼此时全然消散,心胸在此刻变得宽广。整装待发,独自抱着素琴弹奏。金声玉振,音韵清晰而有趣,但知音却少,不禁令人叹息。志趣在于高山流水,却惊叹于鹤的离去和鸾的分飞。


注释:

  • 虬枝:形容树木的枝干曲折扭动。
  • 琅玕:指美玉,常用以形容高洁的事物。
  • 苍苔:青苔,指生长在岩石或泥土上的苔藓。
  • 万籁声乾:万物沉寂,四周无声。
  • 冲襟:心境开阔,胸怀坦荡。
  • 铿金戛玉:形容乐器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

典故解析:

  • 高山流水:出自《列子·汤问》,比喻知音、知遇之人。
  • 鹤离鸾:指的是离别,鹤与鸾都是美好的鸟,象征着高洁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禧,元代诗人,与当时的文人雅士交往密切,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元代,时期社会动荡、文人心态复杂。诗人借助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展现内心的宁静与对知音的渴望。


诗歌鉴赏:

沈禧的《风入松》以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际关系的思考。诗开头以“虬枝撑月倚高寒”描绘了一个清冷的夜晚,树枝在月光下曲折而立,给人以孤独与高远之感。接着,瘦影轻拂琅玕,暗示了美与孤独的交织,生活的清澈与忧伤。

“露华冷沁苍苔润”一句,展现了自然的清新与诗人的内心感受,露水的清凉沁入青苔,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随着“万籁声乾”,一切声响都消失了,诗人似乎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境地,内心的尘虑也在此时顿时解除,显示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后半部分的“独抱素琴弹”,表明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与寄托,乐音铿锵却知音难觅,构成了一种孤独感与对知音的渴求。最后一句“志在高山流水”,则点明了诗人的志向与理想,虽然美好的情感往往伴随着别离,鹤与鸾的离去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落差,令人深思。

整首诗以清新宁静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知音的向往,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虬枝撑月倚高寒:树枝如龙般曲折,支撑着明月,显得高冷孤傲。
  2. 瘦影拂琅玕:瘦弱的影子轻轻拂过美玉,暗示着孤独的美感。
  3. 露华冷沁苍苔润:清露的光华沁入青苔,生动描绘出清晨的静谧。
  4. 更深后万籁声乾:越往深处,四周愈加寂静,展现出一种空灵的氛围。
  5. 尘虑于时顿息:此刻,世间的烦恼与忧虑暂时消散。
  6. 冲襟此际惟宽:在此时此刻,胸怀变得开阔。
  7. 俨然妆饰整衣冠:整装待发,显得端庄而庄重。
  8. 独抱素琴弹:独自抱着素琴,进行抒情的演奏。
  9. 铿金戛玉何清趣:乐声铿锵如金石般清脆悦耳。
  10. 知音少空自嗟叹:知音难觅,令人感到无奈与叹息。
  11. 志在高山流水:志向高远,追求深厚的友谊与理解。
  12. 惊别鹤离鸾:鹤与鸾的离去,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分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虬枝”比喻诗人孤傲的气质。
  • 拟人:如“露华冷沁”,赋予露水以感情。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知音的渴求,呈现出一种孤高而清新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虬枝:象征孤独与高洁。
  2. 琅玕:象征美好与珍贵的事物。
  3. 苍苔:象征自然的清新与生命的延续。
  4. :象征音乐与情感的寄托。
  5. 鹤与鸾:象征离别与理想的追求。

这些意象在诗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又和谐的情感画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友谊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该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月亮
    B. 琴
    C. 鹤与鸾
    D. 苍苔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志在高山流水”是比喻什么?

  3. 判断题:诗人对知音的渴望在诗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对/错)

答案

  1. C
  2. 对理想友谊与知音的追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同样表现了孤独与对友谊的渴望。
  • 杜甫《月夜忆舍弟》:表达了思念与离别之情。

诗词对比

  • 沈禧《风入松》 vs 李白《月下独酌》:两者都展示了诗人对孤独与自然的感悟,但沈禧更加侧重于理想与知音的渴望,而李白则着重于对酒的抒怀与对友人的思念。两者在意象上都使用了月亮,但表现出的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元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艺术与魅力》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岁日作 送李校书赴东浙幕府(校书工于翰墨) 集梁耿开元寺所居院 酬包谏议佶见寄之什 湘中纪行十首。浮石濑 新年作 至饶州寻陶十七不在寄赠 夏口送长宁杨明府归荆南,因寄幕府诸公 送史判官奏事之灵武,兼寄巴西亲故 观校猎上淮西相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两口儿 人字头的字 儿字旁的字 髟字旁的字 诚开头的成语 飞字旁的字 冲富 臼字旁的字 包含槛的词语有哪些 国无二君 遗妍 不通文墨 侍执巾节 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鲁女泣荆 包含莫的成语 棉手闷子 妙在心手 无法无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