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51: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51:24
学得鸳鸯不羡仙。
漫将情味怯流年。
当筵翠袖翩翩舞,
暗地红丝细细牵。
心妥处,即流连。
广南风土要人怜。
为谁斟酌吟髭断,
输却先生百万钱。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真挚向往与思考。他认为自己学会了鸳鸯之情,但并不羡慕仙人生活的逍遥自在,只是淡淡地感受着流年带来的忧虑。在宴席上,身穿翠色衣袖的女子翩翩起舞,暗中却用红丝轻轻牵引着情感。心安处便愿意停留,广南的风土人情令人怜惜。为了谁在斟酌那断了的吟诵,作者宁愿付出巨大的代价。
胡汉民(1879-1936),字瑜生,号云卿,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家、学者,致力于推动民主思想及社会改革。他的诗词作品常常蕴含深厚的情感与哲理,富有时代感。
《鹧鸪天 再戏鹤亭》写于清末民初,那个时期社会动荡,个体情感与社会背景交织在一起。诗人借用爱情的意象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鹧鸪天 再戏鹤亭》通过优美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出一种对爱情的向往与流逝时光的无奈。诗的开篇以“学得鸳鸯不羡仙”引入,表达了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似乎在说,虽然向往仙人的逍遥自在,但却更珍视人间的爱情。在宴席间舞动的翠袖和暗中牵引的红丝,生动地描绘了爱情的细腻与复杂。诗人以“心妥处,即流连”表明了自己愿意在爱情中停留的态度,表现出对广南风土的眷恋与对人情的珍惜。
整首诗在轻柔的旋律中流淌,诗人将内心的思绪、对美好爱情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结合在一起,体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情感体验。最后一句“为谁斟酌吟髭断,输却先生百万钱”则以夸张手法突出诗人愿为爱情付出一切的决心,表现出爱情的珍贵与难得,令人深思。
整首诗歌围绕着爱情的珍贵与流逝时间的无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出对爱情的向往和对时光的感慨,表达了对人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热爱。
“学得鸳鸯不羡仙”中,鸳鸯象征什么?
A. 友谊
B. 兄弟情
C. 爱情
D. 权力
诗中“流年”指的是什么?
A. 时间
B. 地方
C. 人物
D. 事件
诗的最后一句“输却先生百万钱”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金钱的看重
B. 为爱情愿意付出一切
C. 对世俗的厌倦
D. 对生活的抱怨
通过对《鹧鸪天 再戏鹤亭》的分析,读者不仅能更深入理解诗歌本身的情感与思想,还能够在整体的文化背景与艺术表现中找到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