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09: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9:29
凤池潋滟水波平,画绣争看傍辇行。
南济舟航随夏后,东巡笔札领春卿。
移莲里第归鞍晚,飞盏家山赐醴清。
裁诏余间方退食,绛帷弟子挟书迎。
凤池的水波荡漾,平静如镜,众多的画绣作品争相在御辇旁展示。
南方的船只在夏天的后期顺流而下,东巡的文书如同春天的使者。
在莲花盛开的地方,回到家时已是傍晚,酒杯飞舞,家乡的美酒清甜可口。
在裁诏的余暇中,方才结束宴席,弟子们提着书卷在绛色帷幕下恭迎。
吴廷桢(1640年-1710年),字子贞,号澹庵,晚号明轩,江苏武进人。清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著称。
此诗作于清代康熙年间,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的聚会场景,表达对自然美和人文情感的热爱,同时也展现了当时政治文化生活的繁盛。
《秀野堂公宴韩慕庐先生扈跸还朝》是一首描绘宴会场景的诗,整体上展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艺术和友情的追求。首句“凤池潋滟水波平”便以自然景象引入,描绘了一个典雅、宁静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不仅有自然的美,还有人文的气息,诗人通过“画绣争看傍辇行”展现了文人雅士们的才情与对美的追求。
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通过“南济舟航随夏后,东巡笔札领春卿”的描绘,展现了文人之间的交往和对文化的热爱。“移莲里第归鞍晚,飞盏家山赐醴清”则将宴会的氛围推向高潮,描绘了饮酒作乐的欢愉场景。同时,最后两句“裁诏余间方退食,绛帷弟子挟书迎”则将诗的情感回归到文化的根基,强调了文人对于学问的尊重和对师长的恭敬。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描写,结合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感,使得诗歌既有视觉的享受,又有深层的文化内涵。
整首诗表达了对宴会场景的描绘,对自然和人文的赞美,反映出文人生活的雅致和对知识的尊重。
诗中提到的“凤池”最能代表什么?
A. 诗人的故乡
B. 高雅的环境
C. 政治权力
“飞盏家山赐醴清”中的“飞盏”意指什么?
A. 酒杯
B. 书卷
C. 画作
诗中提到的“东巡笔札”指的是?
A. 船只
B. 文书
C. 画作
这两首诗与吴廷桢的作品在情感基调上有很大不同,前者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后者则展示了文人生活的雅致与社交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