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51: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51:32
画阁雕栏春暗渡。行来罗袜苍苔护。日长人倦不胜情,香满炷。风吹幕。啼莺却在花深处。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的场景:在雕刻精美的阁楼和栏杆下,春天的阴暗气息中,有人轻轻走来,罗袜轻裹着青苔。日头高挂,人们感到疲倦,情感难以忍受,香气弥漫着香炉。微风吹动帷幕,黄莺的鸣叫却藏在花丛深处。
张振,清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情感的深刻表达。其作品多用清丽的语言、细致的意象,展现了时代的审美。
《天仙子》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春天自然景色的赞美与情感的思考。诗中所描绘的场景,可能与作者的生活环境和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展现了古代文人的闲适与雅致。
《天仙子》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画面细腻,情感深邃。诗的开头“画阁雕栏春暗渡”,便勾勒出一个华丽而又略显阴郁的环境,给人一种幽静的感觉。接着,作者通过“行来罗袜苍苔护”,不仅描绘了女子轻盈的步态,还暗示着她的柔美与细腻。这里的青苔则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增添了一份淡淡的伤感。
“日长人倦不胜情,香满炷”,这一句表现了春日的懒散与人的疲惫,情感在这样的环境中变得更为复杂,充满了难以自持的感触。香气的弥漫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柔的诱惑,仿佛在诉说着内心的思绪。
最后一句“啼莺却在花深处”,以黄莺的啼鸣作为结尾,带来一丝生机与希望,尽管前面充满了疲惫与思索,但生命的活力依旧在花深处悄然绽放。这首词不仅展现了优雅的春天景象,更深层次地探讨了情感的复杂与生命的轮回。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春天的美丽与人生的感受,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人生短暂的感慨,意在探讨生命的意义与情感的复杂性。
诗中“画阁雕栏”主要描绘了什么?
“日长人倦不胜情”中的“倦”指的是什么?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啼莺”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不同诗人在春天的描绘中,融入了各自独特的情感与思考,丰富了古代诗词的层次与内涵。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全面地理解《天仙子》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