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1:31: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1:31:36
知是春心唤不回,
春蚕制茧最堪哀。
应怜卵细难拚石,
悔梦天高曾借梯。
曾几度,误佳期。
添妆羞自理罗衣。
孤飞从此东南北,
留取臂痕再见时。
这首诗表达了春天的心情无法再回头,春蚕在编织茧时最是可怜。应该怜悯那细小的卵,难以与坚硬的石头抗衡,后悔曾经借梦的高梯。曾几次错过了美好的时光,匆忙打扮却又羞愧于自己。自此孤独地飞向东南西北,留下臂上的痕迹,等待再见的时刻。
作者介绍:茅于美(1884-1956),字子扬,号蓉舫,近代著名诗人,曾参与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作品多涉及爱情、人生哲理等主题,风格独特,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民国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际,诗人感受到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的矛盾,表达了对爱情的追忆与无奈。
这首《鹧鸪天》通过对春天和春蚕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思考与感悟。诗中多处使用了春天的意象,象征着爱情的开始与希望,但随着情感的深入,这种希望却渐渐被现实的无奈所吞噬。诗的开头便用“知是春心唤不回”点明了主题,春心无法回头,暗示着爱情的逝去。接下来的“春蚕制茧最堪哀”,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感情的无奈,春蚕在编织茧时的孤独与哀伤,映射出人在爱情中常常感到的无助与悲哀。
“应怜卵细难拚石”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脆弱与坚硬之间的对比,细小的卵无法与坚硬的石头抗衡,暗含了对爱情中脆弱者的同情与无奈。在“悔梦天高曾借梯”中,诗人对曾经美好梦想的追忆与悔恨,展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渴望与无奈。
整首诗在情感的起伏中,展现出一种孤独感与内心的挣扎。在最后两句“孤飞从此东南北,留取臂痕再见时”,不仅是对爱情的告别,更是一种对未来的期许,期待着再次相见。诗中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惆怅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将春蚕比喻为孤独的情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力度。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爱情的追忆与无奈,展现了人生中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对失去的遗憾。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在诗中共同构建了一个关于爱情的复杂情感世界,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春蚕制茧”象征什么?
A. 美好的爱情
B. 孤独与无奈
C. 人生的希望
答案:B
“悔梦天高曾借梯”中的“梦”指的是什么?
A. 对未来的期待
B. 曾经的美好爱情
C. 对生活的追求
答案:B
诗中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爱情的绝望
B. 对未来重聚的期待
C.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