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2:15: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2:15:08
捣练子•桥头
作者: 董以宁 〔明代〕
金作勒,玉为羁。小马惊香何处嘶。
红板桥头扉半掩,几丝杨柳挂黄鹂。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典的场景:金色的马勒和玉色的缰绳,马儿在香气四溢的地方发出惊叫。红色的板桥旁,门扇半掩,几缕杨柳枝上挂着黄鹂鸟。
作者介绍:董以宁,明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风貌,风格清新而富有情趣。
创作背景:在一个春暖花开的日子,诗人可能漫步于桥头,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生机,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捣练子•桥头》是一首充满生机与韵味的诗歌。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春日的场景,金色与玉色的结合象征着华贵与优雅,表现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和对美的追求。小马的惊叫,红桥的扉半掩,都给人以一种活泼而又神秘的感觉,仿佛在诉说着一个美好的故事。
特别是在“几丝杨柳挂黄鹂”一句中,诗人以柳和鸟的搭配,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气息。杨柳柔软的姿态与黄鹂的欢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达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意境。整首诗在简洁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美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展现了人和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金作勒,玉为羁”中,金和玉象征什么?
A. 贫穷与愚蠢
B. 华贵与优雅
C. 自然与文明
小马在诗中因为什么而惊叫?
A. 因为看到人
B. 因为闻到香气
C. 因为听到雷声
诗中“红板桥头扉半掩”给人带来了怎样的感觉?
A. 明亮和开放
B. 神秘和宁静
C. 嘈杂和混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