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1:03: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1:03:07
孤月上,夕风微。忍得寒生玉粟肥。征雁千双空里过,可能带得向南飞。
在孤独的月光下,微风轻拂。忍耐着寒意让玉米更加饱满。成群的雁阵在空中飞过,或许它们能带去南方的消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王夫之(1619年-1692年),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精通诗词和哲学。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淡雅,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观察与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大约创作于明末清初动荡的时代,王夫之在此期间经历了社会的变迁与个人的困惑,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
《捣练子 咏霜》以清冷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秋冬季节的自然景观。诗歌开头通过“孤月上,夕风微”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寒意的夜晚氛围。接着“忍得寒生玉粟肥”,不仅表达了玉米在寒冷中仍然能够成长的韧性,也隐含了对生活中艰难环境的适应与坚韧。
“征雁千双空里过”,描绘了成群的雁阵飞过,给人一种孤独感,同时也寓意着人们对远行和归属的思考。最后一句“可能带得向南飞”则引发了对南方温暖的向往,隐含着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过去的追忆。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反映了人们内心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表现了对生命韧性、对离别思念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希望的向往,情感深邃而真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孤月”形象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征雁千双”中的“征雁”指的是?
全诗的情感基调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王夫之的《捣练子 咏霜》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通过夜景营造出宁静的氛围,但王夫之更强调自然的坚韧与生命的力量,而李白则更多地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孤独的感受。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