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6:1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6:11:21
秋叶渐凋零。每望春华感不胜。冷眼看人青镜在,分明。白了青青又几茎。意气总难平。但觉诗书误平生。已是中年应割断,柔情。肯作嗟贫叹老声。
秋天的叶子渐渐凋零,每次回望春天的花朵,心中感慨难以自已。冷眼看着自己,镜子中的影像分明可见,头发已白,青春又有几根。心中的意气总难平息,只觉得诗书误了我的一生。到了中年,应该割断那些柔情,甘愿感叹贫穷与老去的声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卢前,近代诗人,生活在一个社会变革剧烈的时期,作品常常反映出对人生、社会的深刻思考。他的诗风格多样,既有传统的韵律美,也融入了新的思想。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作者中年时期,正值人生重要的转折点。面临个人生活的变迁与社会的动荡,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青春流逝的惋惜。
《南乡子 照镜感赋》是一首充满感伤与哲理的作品,诗人通过对秋叶的描写,隐喻了人生的无常与岁月的流逝。开篇“秋叶渐凋零”,便引出了对时光流转的深刻感悟,接着以“每望春华感不胜”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眷恋。转而“冷眼看人青镜在,分明”,诗人用一种冷静的视角审视自己的变化,突显了内心的无奈与感慨。诗中“意气总难平”的情感则流露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在情感上呈现出一种深沉的反思,尤其是“已是中年应割断,柔情”一句,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抉择,显示出一种从容面对人生起伏的态度。诗的最后,“肯作嗟贫叹老声”则是对生活的接受与自我安慰,传达出一种成熟的智慧。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卢前在这首诗中创造了一个富有哲理的空间,使读者在感受到个人苦闷的同时,也能够引发对更广泛人生意义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人生的反思与接受,表现出对青春流逝的惋惜和对现实无奈的感慨。诗人在表达对诗书追求的迷茫时,也展现出一种成熟的心态,接受生活的种种挑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秋叶渐凋零”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青春的怀念
B. 对秋天的喜爱
C. 对自然的观察
“白了青青”所指代的意思是什么?
A. 年龄的增长
B. 春天的到来
C. 青春的回归
诗人对诗书的态度是:
A. 感到满足
B. 认为是误导
C. 认为是必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的《将进酒》与卢前的这首诗都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李白更多地展现出对饮酒作乐的洒脱,而卢前则是对衰老与生活无奈的深刻反思。两者在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人生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