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1: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1:02
重阳何处登临,玉骢惯识南山路。秋空绝顶,西风两鬓,白云双屦。浙浦寒潮,苏堤画舸,吴宫烟树。不一尊琼露,数声金缕,将此景,成虚负。试觅旧题诗句。早斓斑雨苔无数。琼台宝瑟,不堪重记,泛觞流羽。笑捻黄花,闲寻红叶,故人何处。倚危阑北望,燕云晻霭,又征鸿暮。
在重阳佳节时我该去哪里登高?那匹玉骢马早已熟悉南山的道路。在秋空绝顶的地方,西风吹拂着我的两鬓白发,白云如双屦般轻盈漂浮。浙浦的寒潮袭来,苏堤上画舸轻摇,吴宫的烟树映入眼帘。无奈一壶琼露,几声金缕琴音,让我感到此景如同虚无。试着寻找旧时的诗句,早已被斑驳的雨苔覆盖。琼台和宝瑟的美好,已无法再记起,只能泛舟流连。欢笑间捻起黄花,悠闲寻找红叶,故人又在何处呢?倚着危阑望向北方,燕云缭绕,夕阳下的征鸿又再次飞过。
作者介绍: 张野,元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重阳节时,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慨和对往昔的追忆,反映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节日的珍视。
这首《水龙吟》展现了张野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以重阳节为背景,整个诗歌充满了浓厚的秋意。诗人在描述美丽的自然风光的同时,流露出一种孤寂与思乡的情愫。通过对南山、寒潮、画舸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开篇以“重阳何处登临”引出主题,表达了对重阳节的期待与思考。紧接着,诗人用“玉骢惯识南山路”展现了对故乡的熟悉与眷恋。随着笔触的深入,西风、白云、寒潮等描写则更显诗人的孤独感,尤其是“数声金缕,将此景,成虚负”的自省,仿佛在感叹当下的美景与往昔的记忆之间的落差。
后半部分的“笑捻黄花,闲寻红叶,故人何处”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探索和对友人的追忆,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无常。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对过往的追忆,反映了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友人深切的思念。
诗词测试:
重阳节是农历的哪个月份?
诗中提到的“玉骢”是指什么?
诗人通过哪些意象表达孤独感?
答案: 1-B; 2-B; 3-C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