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1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17:42
终岁山川路,生涯总几何。
艰难为客惯,贫贱受恩多。
暮角寒山色,秋风远水波。
无人见惆怅,垂鞚入烟萝。
整年在山川之间行走,生活到底有多少呢?
艰难困苦我已习惯,贫贱之中却得到很多恩惠。
黄昏时分寒冷的山色映入眼帘,秋风吹拂远处的水波荡漾。
无人能看到我的惆怅,只能让马鞭垂落,进入烟雾缭绕的树林中。
“寒山色”可以联想到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秋天的凄凉与孤独。而“无人见惆怅”则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孤独感的感慨,类似于李白在《静夜思》中的孤独情绪。
耿湋(约公元703年-约公元760年),字士安,号不羡,唐代诗人,曾任邠州刺史。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山水为题材,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邠州留别》写于诗人离开邠州之际,反映了他对山水自然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生活艰辛的感慨。诗中充满了对流浪生活的无奈和对往昔恩情的怀念。
《邠州留别》以严谨的结构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首句“终岁山川路”开篇便引入了全年的游历,给人一种漫长而孤独的感觉。接着,诗人对艰难生活的习惯与在贫贱中获得的恩惠进行对比,表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虽然生活艰辛,但却也在其中感受到人情的温暖。
“暮角寒山色,秋风远水波”描绘了一个秋天黄昏的美丽景象,然而在这美景之下却隐藏着诗人内心的惆怅。最后一句“无人见惆怅,垂鞚入烟萝”则升华了情感,表达出一种孤独的无奈与对人生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与情感的交融,使人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孤独感,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过往恩情的感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对生活的感慨,探讨了人生的艰辛与人情的温暖,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美好回忆的珍惜。
诗中“艰难为客惯”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a) 对生活的满足
b) 对艰苦生活的习惯
c) 对朋友的怀念
诗的最后一句中“垂鞚”有什么象征意义?
a) 表示喜悦
b) 表示无奈与惆怅
c) 表示对未来的期望
诗中提到的自然景象主要是:
a) 春天的花朵
b) 秋天的寒山与水波
c) 夏天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