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3 13:05: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3 13:05:43
应天长
半帘花影西风飐。冷逼凤镫孤焰闪。
移妆槛。铺文簟。十二雕窗和月掩。
离愁浓似酽。宫样双蛾长敛。
檀枕梦醒回粉脸。泪珠三四点。
半帘的花影在西风中轻轻摇曳,
寒冷逼近,仿佛孤单的凤镫上的火焰在闪烁。
我移开妆镜,铺开绣有文样的席子,
月光透过十二扇雕花窗户轻轻掩映。
离愁比浓烈的酒还要浓厚,
如宫中女子那长长的眉毛收敛。
在檀香的枕头上,我梦醒后,
脸上的粉妆已被泪珠打湿,三四点滴落。
杨芳灿,清代著名的女诗人,出身于书香门第,擅长诗词创作。她的诗风清丽婉约,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女性的情感与生活状态,充满了浓厚的个人情感。
《应天长》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气与女性的生活状态。杨芳灿在诗中表达了对离别的深切感受和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展现了她身为女子的柔情与坚韧。
《应天长》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细腻的生活场景,表达了深切的离愁与孤独感。开头的“半帘花影西风飐”,画面优美,营造出一种恬静而略显凄凉的氛围。接着,诗人用“冷逼凤镫孤焰闪”描绘了孤独的烛光在寒风中摇曳,隐喻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移妆槛。铺文簟。”两句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不安,正如她面对离愁的苦楚。在“离愁浓似酽”的句子中,诗人将离愁比作浓烈的酒,反映了情感的深厚与难以释怀。
后面几句“宫样双蛾长敛”则描绘了美丽的宫女因愁苦而收敛的眉目,展现了女性特有的柔情。最后一句“泪珠三四点”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离别后的伤感与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示了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感性。
半帘花影西风飐
描绘花影在西风中摇曳,营造出一种轻盈而又略显孤单的意境。
冷逼凤镫孤焰闪
通过孤独的烛光,表现出内心的寒冷与孤寂。
移妆槛。铺文簟
表明诗人在为自己打扮,内心却充满了愁苦。
十二雕窗和月掩
细腻的窗户与月光相映,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内心的孤寂。
离愁浓似酽
将离愁比喻为浓烈的酒,形象地表达出情感的浓重。
宫样双蛾长敛
描述宫女的愁苦与美丽,展现出女性的柔情。
檀枕梦醒回粉脸
反映梦醒后面临现实的苦涩,象征着离愁的深入。
泪珠三四点
结尾的泪珠点滴,强烈地表达了伤感与无奈。
整首诗集中表现了离愁的深刻与孤独,展现了女性内心的脆弱与坚韧。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逝去时光和美好生活的追忆与惋惜。
诗中“凤镫”象征什么?
A. 美丽
B. 孤独
C. 财富
答案:B
“离愁浓似酽”中的“酽”指什么?
A. 甜
B. 浓烈的酒
C. 清淡
答案:B
诗中表现离愁的意象有哪些?
A. 花影
B. 月光
C. 泪珠
D. 以上皆是
答案:D
对比《应天长》和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现了女性的离愁,但《应天长》更为细腻,情感更为深沉,而《如梦令》则多了一份轻快与婉约。两者的情感基调和意境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女性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