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20: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0:06
夏云峰·守株林
作者: 王哲 〔元代〕
守株林。无作用空处独卧高岑。石枕草衣偃仰,极目观临。水桃山杏,随分吃且盗阳阴。款款脱尘躯俗状,三叠琴心。舞胎仙论浅深。自然见不须重恁搜寻。已通玄妙,得步琼林。玉花丛里,从此便养透真金。莹静与清风皓月,长做知音。
在这片守株待兔的林间,我无所事事,独自卧在高岗之上。用石头做枕头,草衣随意躺卧,远望四周的景色。水边的桃树和山上的杏树,随意品尝,并且偷取其果实。慢慢地摆脱尘世的束缚,心中有如三叠琴声。与神仙讨论浅显与深奥的道理,自然会领悟,无需费心去寻找。已经领悟到深奥的道理,得以步入琼林。自此在美丽的花丛中,养成了真金般的内涵。清澈与清风、明月,长久以来做我的知音。
王哲是元代的诗人,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而闻名。他的诗作多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超脱。王哲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道教哲理的理解,并融入个人情感。
《守株林》创作于元代社会,那个时期的文人多追求隐逸生活,逃避世俗竞争,倾向于自然与内心的和谐。这首诗正是反映了这种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守株林》以其清幽的意境和深刻的哲理而著称。诗中“守株”的意象不仅引人注目,更传达了诗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他选择在高岑之上独卧,表现出一种超然的闲适与自得,似乎在逃避尘世的纷扰。通过“无作用空处”的描写,诗人展现了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在诗中,王哲以“水桃山杏”作为自然的象征,暗示了生活的简单与美好,同时又透出对生活本质的思考。“款款脱尘”体现了他对世俗的超脱,而“三叠琴心”则象征着内心的和谐与深邃。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极具层次感,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态度的深刻反省。
最后,“莹静与清风皓月,长做知音”则是对理想生活的描绘,清风与明月成为了诗人高洁内心的知音,展现了他对精神世界的向往与追求。这种宁静的生活态度和理想的境界,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与艺术的美感。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诗人展现了超脱世俗的哲学思考与生活态度。
诗中“石枕草衣”指的是什么?
“莹静与清风皓月”中的“莹静”意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