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23 13:5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3 13:57:40
【中吕】满庭芳_春暮韶光几
作者: 张可久 〔元代〕
春暮韶光几分,红飘恨雨,绿染愁云。
粉痕吹上何郎鬓,买不住东村。
梨花下香风玉樽,松株外落日金盆。
消磨尽寻芳故人,莺燕自争春。
题小小蓬莱兰花旋买,灵芝未采,藕叶初裁。
壶中天地春常在,画苑琴台。
望弱水涌茫茫大海,号幽居日小小蓬莱。
柴门外,虽无俗客,童子且休开。
樊氏素云樱桃口脂,提导雅号,索我新词。
梨花梦里同心事,雪比芳姿。
迎皓月玲珑玉枝,结舟差香婀娜琼芝。
题卿字,光生茧纸,头上黑雨催诗。
春天的暮色已经悄然降临,红花在雨中飘落,绿叶染上了愁苦的阴云。
粉妆的痕迹随风飘到谁的鬓发上,买不到东村的美景。
梨花树下,香风中有玉樽相伴,松树下,落日如金盆般美丽。
消磨了往日寻芳的故人,黄莺和燕子却在争春。
在小小的蓬莱上,我买下了兰花旋,灵芝尚未采摘,藕叶刚刚裁剪。
壶中天地春常在,画苑琴台宛如春日。
望着弱水涌向茫茫大海,感叹幽居似小小蓬莱。
柴门外,虽无客人光临,童子暂且休息吧。
樊氏的樱桃口脂,提及雅号,索要我的新词。
在梨花梦里,我与心上人共享心事,雪的白皙比芳姿更胜。
迎着皓月,玲珑的玉枝摇曳,舟上香气婀娜,宛如琼芝。
在卿的字上题写,光映在如茧的纸上,头上黑雨催促着我的诗思。
张可久是元代著名的杂剧作家和诗人,他的作品以情感细腻和意境深远著称。张可久在诗词创作中,常常采用丰富的自然意象,表达内心的感受与思考。
《满庭芳_春暮韶光几》创作于元代,正值社会动荡时期,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思考。
这首《满庭芳_春暮韶光几》以春天为背景,描绘了春暮时分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愁与思念。诗中充满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特别是“消磨尽寻芳故人”,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与对故人的思念。在意象上,作者通过梨花、香风、金盆等元素,构建了一个充满生机与美感的春日场景。诗中“莺燕自争春”不仅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也反映了人们对生命的渴望。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欢愉与忧伤之间交替,诗人借助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美好与失去的感受。诗句中“壶中天地春常在”,则展现了一种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展现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思考。
“春暮韶光几分”中的“韶光”指的是什么?
“莺燕自争春”中“莺燕”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蓬莱”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