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朱槿花》

时间: 2025-05-20 14:47:11

诗句

红开露脸误文君,司蒡芙蓉草绿云。

造化大都排比巧,衣裳色泽总薰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20 14:47:11

原文展示:

朱槿花
作者: 薛涛 〔唐代〕

红开露脸误文君,
司蒡芙蓉草绿云。
造化大都排比巧,
衣裳色泽总薰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朱槿花的美丽,仿佛让人误以为是文人墨客的佳作。花朵在阳光下绽放,与芙蓉花、蒡草相映成趣,仿佛在云端舞动。大自然的造化如此巧妙,花的颜色和衣裳的光泽都是那么的迷人。

注释:

  • 红开露脸:朱槿花鲜红的花开得娇艳,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 文君:指才子或文人,诗中意指花的美丽使人误以为是才子所作。
  • 司蒡:是一种植物,常与芙蓉花一起出现,指代鲜明的花草。
  • 造化:大自然的创造力。
  • 总薰薰:形容色彩鲜艳,气息芬芳。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薛涛(768年-832年),唐代女诗人,因其才华和美貌而闻名于世。她生活在成都,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花草的细腻描写而受到推崇。
  •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唐代的繁华时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朱槿花》是一首精致的诗作,展现了薛涛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与热情赞美。诗中以朱槿花的红色为引,巧妙地引入了文人墨客的形象,表现出花之美的独特魅力。第一句“红开露脸误文君”不仅形象地描绘了花的艳丽,也体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误解。接下来的“司蒡芙蓉草绿云”则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花与环境的和谐关系,令人感受到一种生机盎然的美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朵的色泽和自然的巧妙,体现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敬仰。最后两句“造化大都排比巧,衣裳色泽总薰薰”则更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界的神奇和花朵的魅力,展现了薛涛作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锐洞察力与艺术表达能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红开露脸误文君”:朱槿花的红色绽放,貌美如花,令人误认为是文人的杰作。
    • “司蒡芙蓉草绿云”:花草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
    • “造化大都排比巧”:自然的造化巧妙无比,展现出各种色彩与形状。
    • “衣裳色泽总薰薰”:花朵如同穿上美丽的衣裳,色泽鲜艳,散发芬芳。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比作文人墨客的作品,突出花的美丽。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意象分析:

  • 朱槿花:象征着热情与生命力。
  • 文君:代表文人和才华,暗示美的艺术价值。
  • 造化:象征自然的伟大与神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朱槿花的颜色是什么?

    • A. 白色
    • B. 红色
    • C. 黄色
  2. 诗中提到的“造化”指的是什么?

    • A. 人工创造
    • B. 大自然的创造
    • C. 文人的才华
  3. 诗中“衣裳色泽总薰薰”中的“薰薰”表示什么?

    • A. 颜色暗淡
    • B. 色泽鲜艳
    • C. 无色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红楼梦》中的诗词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薛涛的《朱槿花》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均展现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但侧重点不同,前者更注重花卉的娇美,后者则是对夜景的沉思与孤独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薛涛诗集》

相关查询

从舅氏李公择将抵京辅以归江南初自淮之西犹未秋日思归 呈王明复陈季张 补陀岩颂 再和元礼春怀十首 送顾子敦赴河东三首 戏书效乐天 寄别说道 入穷巷谒李材叟翘叟戏赠兼简田子平三首 养斗鸡 翠岩玑禅师真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足字旁的字 满天星斗 鬯字旁的字 填积 食毛践土 楷书歌字笔顺详解_正确书写楷书歌字_汉字笔顺学习 如影随形 香字旁的字 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閠字旁的字 至性 辞穷理尽 拼音shui的汉字全收录_shui的汉字详解 烟开头的成语 一点一横的字有哪些_一点一横汉字详解 双笔字怎么写?双笔字的正确书写方法详解 宵兴 克字旁的字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春深似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