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从崇山向越常》

时间: 2025-04-27 11:04:13

诗句

朝发崇山下,暮坐越常阴。

西从杉谷度,北上竹溪深。

竹溪道明水,杉谷古崇岑。

差池将不合,缭绕复相寻。

桂叶藏金屿,藤花闭石林。

天窗虚的的,云窦下沉沉。

造化功偏厚,真仙迹每临。

岂徒探怪异,聊欲缓归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04:13

原文展示

从崇山向越常
朝发崇山下,暮坐越常阴。
西从杉谷度,北上竹溪深。
竹溪道明水,杉谷古崇岑。
差池将不合,缭绕复相寻。
桂叶藏金屿,藤花闭石林。
天窗虚的的,云窦下沉沉。
造化功偏厚,真仙迹每临。
岂徒探怪异,聊欲缓归心。

白话文翻译

从崇山出发,早晨下山,傍晚坐在越常的阴影中。
西面经过杉谷,北面深入竹溪。
竹溪的水流清澈,杉谷的山高耸古老。
偶尔错过了,缭绕中又再相寻。
桂树的叶子藏在金色的小岛上,藤花在石林中封闭。
天窗虚空,云层沉沉地压下。
自然的造化造就了厚重的美,真仙踪迹常常出现。
这不仅仅是为了探寻奇异的事物,更是想要缓解归家的心情。

注释

  • 崇山:指高大、陡峭的山。
  • 越常:可能指越南的常山或形容常常的意思。
  • 杉谷:生长杉树的山谷。
  • 竹溪:溪水环绕竹林,水清见底。
  • 缭绕:环绕、回旋。
  • 桂叶:桂树的叶子,象征高洁。
  • 金屿:金色的小岛,象征美好的地方。
  • 藤花:藤蔓植物的花朵,象征柔美。
  • 天窗:天空的窗户,象征开阔。
  • 真仙:真实的仙人,象征理想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佺期(约710-约785),唐代诗人,字良弼,号穆溪,晚号独孤,是著名的山水诗人之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色,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的超然态度。

创作背景

《从崇山向越常》创作于沈佺期的游历生涯中,表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此时正值唐代的盛世,社会稳定,经济繁荣,诗人有更多机会游历名山大川,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山水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沈佺期对自然景观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诗中描绘了从崇山到越常的旅程,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爱恋和对自然的敬畏。在“朝发崇山下,暮坐越常阴”这两句中,诗人以朝夕的变化来体现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迁,给人一种悠远的时空感。接下来的描写通过“西从杉谷度,北上竹溪深”,不仅展现了地理方位的变化,也加强了诗歌的行旅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入思考,并在其中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归属感的渴望。诗的最后几句则更深化了这种感受,通过“岂徒探怪异,聊欲缓归心”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人世纷扰的超然态度,强调了心灵的归属与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朝发崇山下:早晨从崇山出发。
  2. 暮坐越常阴:傍晚坐在越常的阴影中。
  3. 西从杉谷度:向西经过杉谷。
  4. 北上竹溪深:向北深入竹溪。
  5. 竹溪道明水:竹溪的水流清澈见底。
  6. 杉谷古崇岑:杉谷古老而崇高的山峦。
  7. 差池将不合:偶尔错过了某些景象。
  8. 缭绕复相寻:在缭绕中又再相寻。
  9. 桂叶藏金屿:桂树的叶子隐藏在金色的小岛上。
  10. 藤花闭石林:藤花在石林中绽放。
  11. 天窗虚的的:天空的窗户虚空。
  12. 云窦下沉沉:云层沉沉地压下。
  13. 造化功偏厚:自然的造化造就了厚重的美。
  14. 真仙迹每临:真实的仙人踪迹常常出现。
  15. 岂徒探怪异:这不仅仅是为了探寻奇异的事物。
  16. 聊欲缓归心:更是想要缓解归家的心情。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天窗虚的的”形象地表现出天空的广阔和无边。
  • 对仗:如“朝发”和“暮坐”,形成优美的对称。
  • 意象:诗中运用了竹溪、杉谷、桂叶、藤花等自然意象,表现了自然的和谐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揭示了人们在自然中寻求宁静与归属的心情。通过描绘美丽的山水,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崇山:象征高洁与超然。
  • 竹溪:象征清澈与宁静。
  • 杉谷:象征古老与稳重。
  • 桂叶:象征高尚与美好。
  • 藤花:象征柔美与生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朝发崇山下”表达了什么样的时间观念?

    • A. 早晨的出发
    • B. 傍晚的归来
    • C. 中午的闲适
  2. “竹溪道明水”中的“明水”指的是什么?

    • A. 清澈的水
    • B. 浑浊的水
    • C. 冷淡的水
  3. 诗歌最后一句“聊欲缓归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探险的渴望
    • B. 对归家的期待
    • C. 对自然的迷恋

答案

  1. A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水,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但更突出人和自然的和谐。
  • 李白的《庐山谣》:表现出对自然的豪放与激情,风格上与沈佺期的细腻形成对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五月五日 五月十四日与子华自内中归 五月十日雨中饮 送何遯山人归蜀 次韵和酬刁景纯春雪戏意 送张著作器宰蕲水 送黄生 春寒 酒病自责呈马施二公 得王介甫常州书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灵姻 赐墙及肩 三点水的字 日有长短,月有死生 死而不僵 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曰字旁的字 拉丁 驴车 湔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血字旁的字 闭门思愆 宸景 身字旁的字 浄名 面字旁的字 一言已出,驷马难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