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1 22:41: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22:41:05
万劫何曾坏。裂苍皮筋缠血裹,藓痕攒虿。刓角缺文铜绿渗,郜鼎牺尊儿辈。风雨急百灵趋拜。多事囚螭还掣虎,覆巉岩翻恨孤亭在。何不放,腾光怪。先生当日原兵解。想挥毫握拳透爪,笔锋英快。门枕睢阳荒战垒,断镞愁燐似海。呼南八声情慷慨。千古双忠遗迹并,剔残碑洗尽纤浓态。鹰侧脑,㩳天外。
在漫长的岁月中,何曾有过破坏?裂开的苍穹如同皮筋缠绕着血液,苔藓的痕迹如同蚂蝗般聚集。锯齿状的角落缺失了,铜绿渗透了犊尊和鼎。狂风骤雨中,百灵鸟如潮水般前来朝拜。多事的囚徒如同蜥蜴,仍然牵制着猛虎,翻覆的峭壁上,孤独的亭子依然存在。为何不放手一搏,腾飞而去,光怪陆离?先生您当年早已解脱。想象您挥毫泼墨,握拳透爪,笔锋如电。门前坐落着睢阳的荒战垒,断箭似愁海般涌现。南方的呼喊声情绪慷慨激昂,千古双忠的遗迹相互辉映,剔除残碑,洗尽纤细的浓重。鹰的头侧向天空,飞向远方。
“千古双忠遗迹”指的是历史上忠臣的事迹,它反映了对忠诚和正义的追求与赞美。“兵解”一词源于古代士人对武士的尊重,指代他们为国捐躯。
作者介绍:陈维崧(约1626年-1680年),字景濂,号白石,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其以豪放、奔放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是在面对历史遗迹和忠臣事迹的感慨中写成,表达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民族精神的追求。
《贺新郎 颜鲁公八关斋碑》是一首饱含情感与历史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古老遗迹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对历史的敬畏与反思。诗的开头“万劫何曾坏”便引人深思,作者在此句中提出了历史的永恒,似乎所有的苦难与挫折都难以撼动历史的根基。接着,诗人用“裂苍皮筋缠血裹,藓痕攒虿”的意象,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无情,展现了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脆弱。
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又将视角转向了忠臣的遗迹,表现出对过去英雄人物的缅怀。诗中的“风雨急百灵趋拜”不仅描写了自然环境的变化,同时也象征了人们对忠臣的敬仰与追随。整首诗在情感上更加强调了对忠勇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展现出诗人对历史责任感的深切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强调了历史的延续与忠诚精神的传承,表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未来的思考。
诗词测试:
“万劫何曾坏”中的“万劫”指的是: A. 短暂的时间 B. 极长的时间 C. 一瞬间
诗中提到的“百灵”是指: A. 一种花 B. 一种鸟 C. 一种树
诗歌的主题思想是: A. 自然的美丽 B. 历史的反思与忠诚精神 C. 个人的悲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