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5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50:30
南歌子 其一
子夜声先变。
丁娘索尽多。
柰向薄情何。
王孙珍重出,
踏春莎。
在子夜时分,声音先随之变化。
丁娘(指女子)索求的那些情意,已经尽了太多。
为何如此对待薄情的人呢?
王孙(王公子弟)珍重地出门,
踏着春天的莎草。
沈曾植(1848年-1922年),清代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典雅,常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的景象为题材。他在文学上有较深的造诣,并且在书法方面也有一定的成就。
《南歌子》是在清代时期创作的,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诗词盛行的社会环境中。该诗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爱情、情感的细腻思考,以及对春天生机的热爱。
《南歌子 其一》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作,诗人在子夜时分的静谧中,感受到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及内心情感的起伏。首句“子夜声先变”便引入了夜的氛围,声音的变化似乎暗示着情感的流动与变迁。接下来的“丁娘索尽多”则表现了对情感的追求,似乎在诉说一个女子在爱情上经历的疲惫与失落。
“柰向薄情何”一句,充满了对薄情者的无奈和疑惑,表现出一种强烈的情感对比,让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而最后两句“王孙珍重出,踏春莎”,则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与新的希望,尽管情感上有着失落,但生活依然要继续,珍重的出门象征着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思考以及对生命的感悟,体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情感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爱情的思考与感慨,表现了深切的情感与对生活的期待。诗人通过夜晚的静谧与春天的生机形成对比,揭示了情感的复杂性和生活的无常。
诗中“子夜声先变”主要指的是什么?
A. 夜晚的声音变化
B. 日出时的变化
C. 春天的来临
D. 人们的心情变化
“丁娘索尽多”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疲惫与失望
C. 希望
D. 愤怒
“柰向薄情何”中的“柰向”意为?
A. 怎么会
B. 何必
C. 如何
D. 何时
沈曾植的《南歌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均探讨了情感的细腻与复杂,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女性的细腻情感与孤独的表现,而沈曾植则通过夜晚的氛围与春天的生机形成对比,表现出对生活的期待与对情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