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23:03
原文展示:
石鼓镌功元自缺,秦碑颂德久应讹。一时篆籀今谁解,白发江南玉雪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石鼓上刻着的功绩本来就有缺陷,而秦朝的碑文所颂扬的德行,经过时间的洗礼也早已失真。如今的篆书和籀文,谁还能够理解呢?我已白发苍苍,身处江南的玉雪坡上,感慨万千。
注释:
- 石鼓:指古代的石刻,代表历史遗留的文化。
- 镌功:雕刻功绩。
- 元自缺:原本就有缺陷。
- 秦碑:指秦朝的碑文。
- 颂德:歌颂德行。
- 久应讹:经过久远的时间,应该早已变得不真实。
- 篆籀:古代的汉字书写形式。
- 白发:年纪大,白发苍苍。
- 江南:指中国南方的地区,通常以美丽的景色著称。
- 玉雪坡:比喻清丽的环境。
典故解析:
- 石鼓:象征古代的文化和历史,但也暗含着对历史真相的怀疑。
- 秦碑:秦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这里提到的碑文象征着历史的记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记载可能被误解。
- 篆籀: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强调文化的传承与衰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贝琼,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风光,表现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明代,正值社会变迁时期,诗人感受到历史与文化的断层,借古抒怀,表达对古文化失落的惋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文化遗迹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无奈。开篇以“石鼓镌功”引出,诗人用石鼓和秦碑这两个历史符号,反映了文化的变迁与历史的变幻。石鼓的功绩虽被镌刻,却因时间的推移而显得“元自缺”,这暗示了历史记载的不完善和流传过程中的误解。接着,诗人指出现今的篆籀已无人理解,体现了对文化传承的忧虑。最后一句“白发江南玉雪坡”则是诗人自我感慨的流露,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思索。整首诗在字句上简练而深邃,情感上则蕴含了对历史、文化和人生的复杂情感,展现了诗人的独特视角和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石鼓镌功元自缺:石鼓上刻的功绩本来就有缺陷,暗示历史记载的不可靠。
- 秦碑颂德久应讹:秦朝的碑文歌颂的德行,经过时间的洗礼早已失真,反映了对历史真实性的怀疑。
- 一时篆籀今谁解:如今的篆书和籀文,谁还能理解,表达了对文化传承的无奈与失落。
- 白发江南玉雪坡:诗人已白发苍苍,身处美丽的江南,感慨万千,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事物的追忆。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石鼓镌功”与“秦碑颂德”形成对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与象征:石鼓、秦碑等象征着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失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古文化的怀念与对历史真实性的质疑,反映了诗人对人生、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对美好记忆的追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鼓:象征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 秦碑:代表着历史的记载与传承。
- 白发:象征着衰老与对往事的追忆。
- 江南:象征着美丽的自然环境与诗人的生活背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历史遗迹是什么?
-
诗人对篆籀的态度是:
-
诗中提到的江南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案:
- A. 石鼓
- C. 失望
- B. 美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 《石灰吟》于白居易:同样探讨了文化与历史的主题,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追寻。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在怀古情怀中,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集》
- 《贝琼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