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4 14:27: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4 14:27:25
不用牙璋远出师,将军凭轼下边陲。
僰酋争歃金盘血,汉使高悬玉帐旗。
司马文章传太史,武侯威略震南夷。
只今父老兰沧上,拟刻宁蛮第一碑。
这首诗描述了将领无须依赖牙璋出征,直接在边陲指挥作战。僰族酋长争相饮血以示盟约,而汉朝使者则在高处悬挂玉制的帐幕和旗帜。司马相如的文章流传千古,诸葛亮的威名震慑南方的夷族。如今兰沧的父老乡亲,计划在此刻下宁蛮的第一块碑石。
作者介绍:张翥是元代的一位诗人,作品多表现对国家和历史的关注。他的风格兼具豪放与细腻,擅长用典。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元代边疆征伐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对边境稳定与汉族文化传播的期望。
这首诗以简练而凝练的语言,描绘了汉朝与南方蛮族的关系。开篇的“不用牙璋远出师”便传达出一种将领的自信和实力,显示出汉朝在军事上的强大。接着,诗人通过描绘僰族首领与汉使的互动,展现了两种文化的碰撞与交融。特别是“歃金盘血”的描写,赋予了盟约一种庄重而神圣的氛围,象征着信任与合作。
诗中提到的“司马文章”和“武侯威略”,则不仅是对历史人物的致敬,也深化了诗的主题:文治武功的结合是国家强盛的基础。最后,提到兰沧的父老计划刻碑,既是对未来的展望,也是对历史的铭记,表达了对和平与团结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既有对古人智慧的敬仰,也有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民族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使用了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表达力度。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在于强调文化与军事的结合,以及对和平与团结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将军凭轼”指的是哪个方面的指挥?
“歃金盘血”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武侯”是指哪个历史人物?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