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0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06:46
山如碧玉水如蓝。高士结茅庵。
断崖乍劈,危亭欲坠,好驻游骖。
长江一线吞天远,云影淡相涵。
半空残照,一行疏雁,数点风帆。
山像碧玉一样,水如蓝天般清澈。隐士在此结庐而居。
悬崖忽然裂开,危亭似乎要坠落,真是个停留游玩之地。
长江如一条长线,吞吐着远方的天空,云影轻柔地交融在一起。
半空中的余晖下,一行疏落的雁阵,几只风帆点缀其间。
吴重憙,清代诗人,生平不详,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吴重憙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山水意象,体现了士人的洒脱与超然。
《眼儿媚 前题》写于吴重憙隐居于某山水之地,受自然环境的启发。同时,诗中蕴含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眼儿媚 前题》是一首描绘自然山水之美的诗作。诗中以“山如碧玉水如蓝”的开头,瞬间抓住了读者的眼球,形象地传达出一幅清新脱俗的自然画面。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山水的色彩、形态以及环境氛围生动地表现出来,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紧接着,诗中提到的“高士结茅庵”,让人联想到隐士高洁的生活方式。诗人在这里不仅仅是描写自然之美,更是借此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此后的“断崖乍劈,危亭欲坠”,则展现了自然的险峻与雄伟,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挑战。
“长江一线吞天远,云影淡相涵”一句,描绘了长江的壮丽与辽阔,营造出一种空旷而静谧的意境。最后的“半空残照,一行疏雁,数点风帆”更是将整个画面进一步丰富,夕阳、雁阵、风帆交相辉映,给人以一种悠然自得的情绪。这一切,仿佛在告诉我们,生活在美丽的自然中,能够获得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也反映出人生的哲理,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宁静与美好。
诗中“山如碧玉”是用什么修辞手法?
诗中提到的“高士”代表什么?
诗中描绘的自然环境给人带来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