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5:5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56:23
画盆石菖蒲
水养灵苗石养根,
根苗都在小池盆。
青青不老真仙草,
别有阳春雨露恩。
早起虚庭赋考盘,
稻田新纳十分宽。
呼童摘取菖蒲叶,
验到秋来白露团。
这首诗描绘了水培的菖蒲和石培的根茎。根和苗都生长在小池盆中。菖蒲常青,宛如不老的仙草,似乎得到了春天的雨露的恩惠。清晨,我在空旷的庭院里吟咏,稻田里新收的稻谷丰收,田地显得更加宽广。呼唤小童去摘取菖蒲的叶子,等到秋天的时候,可以看到白露凝聚成团。
作者介绍:唐寅(1470年-1523年),字伯虎,号六如居士,明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书法家。他以才情横溢而著称,作品涵盖诗、画、文等多个领域,风格洒脱、清新。
创作背景:唐寅的生活经历颇具传奇色彩,曾因科举失利而经历波折,后转向艺术创作。此诗创作于他晚年,表现出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他对菖蒲的喜爱和生活的淡泊心态。
《画盆石菖蒲》是一首清新脱俗的诗作,展现了唐寅对自然植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全诗通过描绘菖蒲的生长状态,传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然的亲近。开头两句以“水养”和“石养”对比,表现了菖蒲根生长环境的多样性,既强调了生长条件的独特,又突出了植物的生命力。接下来的两句“青青不老真仙草,别有阳春雨露恩”则将菖蒲比作不老的仙草,展现了自然赋予植物的生命力与美好。后面的几句则描绘了诗人清晨的悠闲生活,反映出他对丰收的欣喜和对生活的满足。整首诗气韵生动,意境清新,表现了作者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既有自然美的描绘,又带有哲理的思考,是一首典雅而富有情趣的佳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真仙草”)、对仗(“水养灵苗石养根”)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珍惜,以及对丰收的喜悦,体现了作者的乐观精神和对生命的深刻理解。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菖蒲主要生长在什么环境中?
诗人早起在庭院中做什么?
“青青不老真仙草”中“真仙草”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唐寅的《画盆石菖蒲》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现出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思考,但唐寅更注重细腻的描写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则倾向于抒发豪情与孤独感。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对生活与自然的不同感悟,丰富了古代诗歌的表现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