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7: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7:57
澎湖八景
作者:刘伯琛
鳞猎韡纹样碧澜,
湛然心迹等泉观。
千里渊涵晖远,
一鉴渟泓照影寒。
虚受自然容万派,
曜灵终古浴双丸。
鱼龙出没蛟宫近,
欲取珊瑚作钓竿。
这首诗描绘了澎湖的美丽景色。青碧的海面如同鳞片,波光粼粼,犹如纹理般细腻;内心的情感如同清泉般宁静。千里深渊的阳光照耀,水面如镜,映照着寒冷的影子。自然的景色包容万千,神灵在此永恒沐浴。鱼龙在蛟宫附近出没,我想用珊瑚制作钓竿,去捕捉那美丽的海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伯琛,清代诗人,风格多样,擅长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怀。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澎湖八景》创作于清代,旨在描绘澎湖群岛的自然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与敬仰。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澎湖的独特景色,诗人用生动的意象将自然的美和内心的情感联系在一起。开头的“鳞猎韡纹样碧澜”,通过比喻将海面比作鱼鳞,形象地表达了水波的细腻与流动。接着,“湛然心迹等泉观”一句,展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的感悟,仿佛那清泉映照着他的心灵。
“千里渊涵晖远,一鉴渟泓照影寒”两句,描绘了深邃的海洋与其反射的光影,展现了澎湖的广阔与神秘。诗中后半部分的“虚受自然容万派”,则表明了自然的包容性,所有的景象都在此汇聚,形成丰富多彩的画面。
整首诗在意象上既有自然景色的描绘,又有深厚的哲理思考,表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想境界。诗人渴望用珊瑚作钓竿,寓意着对自然馈赠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体现了对澎湖自然美的赞美,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鳞猎韡纹”指的是什么?
A. 鱼的鳞片
B. 海面的波纹
C. 水中的影子
答案:B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蛟宫”是指___。 答案:海底的神秘世界
判断题:诗人希望用珊瑚作钓竿来捕捉美丽的海鲜。 (对/错)
答案:对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