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3:2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3:23:57
渔父吟
作者: 李琏 〔明代〕
烟波万顷利名轻,
短笛吹残酒半醒。
鼓枻自歌还自和,
一溪风月有谁争。
全诗翻译:
在广阔的水面上,渔舟随波荡漾,名利对我而言似乎无足轻重;我在船上吹着短笛,酒意未全消,心情半醒。划着小船,自唱自和,任凭溪水中的风月,究竟有谁在争夺呢?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其中“风月”常用来指代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表现了一种超脱于世俗的态度。
李琏,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作往往表现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渔父吟》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和士人心态的变迁之时。诗人通过渔父的视角,表达出对名利的轻视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文人对自我价值的重新审视。
《渔父吟》是一首体现了渔夫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生活的诗作。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广阔的水面,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诗人用“烟波万顷”来形容水的辽阔之美,暗示了渔夫的生活和心境,名利在他眼中显得微不足道。“短笛吹残酒半醒”则展现了渔夫在醉酒后的一种闲适状态,似乎在与自然对话,享受着当下的宁静。
后两句转向个人的内心世界,“鼓枻自歌还自和”表达了渔夫不依赖外界的自得其乐,展示了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一溪风月有谁争”更是将诗意推向了高潮,渔夫置身于自然之中,似乎对世间的纷争置之不理,彰显了他对风月的热爱与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透过渔夫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轻视与对自然的向往,具有深刻的哲理思考和丰富的情感内涵。
烟波万顷利名轻
描绘了水面辽阔的景象,表达了对名利的轻视,暗示了渔夫的逍遥自在。
短笛吹残酒半醒
表现了渔夫在醉酒后仍能享受生活的状态,显示出一种淡然和洒脱。
鼓枻自歌还自和
渔夫在划船时自唱自和,表现出一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态度。
一溪风月有谁争
强调了自然的美丽与宁静,质疑世间的纷争与争斗,表现出渔夫的超然。
整首诗传达了对名利的淡泊、对自然的热爱,体现了渔夫的自由精神和超然态度,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真实与宁静。
选择题: 本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名利的重要性
B. 享受自然与淡泊名利
C. 争夺风月
填空题: 诗中提到的乐器是____。
判断题: 诗中的渔夫追求名利。
(对/错)
李琏《渔父吟》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在主题上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琏更注重渔夫的自由洒脱,而王维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两首诗都体现了超脱于世俗的精神,但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