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1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12:03
渔父裁芦管,吹成竹笛声。
呜呜云外调,不带玉关情。
渔夫用芦苇制作了乐器,吹奏出竹笛的音色。
那悠扬的乐曲从云端传来,却没有带来对玉关的思念。
“玉关”在古代常被用来比喻边关,代表离家的游子对故乡的思念。这里提到的“玉关情”,正是对远方亲人的牵挂与思念。
朱朴,明代诗人,作品以清新自然著称。他善于观察自然,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内心的情感。
这首诗可能是在某个宁静的渔村或江边所作,渔父的生活状态引发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明代士人对自然和人情的关注。
《渔父》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渔夫的生活场景,展现了其吹奏乐器的宁静与淡泊。诗中通过“裁芦管”和“吹成竹笛声”的描写,勾勒出渔父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既有自然的韵味,又流露出一种从容不迫的生活哲学。乐声“呜呜”而来,仿佛是从遥远的云端飘荡而下,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乐曲中却“没有带来玉关情”,这让人感觉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似乎渔父的音乐无法触动他心底对故乡的思念。整首诗在音乐与情感的对比中,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又清新的氛围,反映了渔父对物质生活的淡泊追求,及对精神世界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渔父的音乐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故乡情感的淡淡忧伤,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渔父用什么材料制作乐器?
诗中提到的“玉关”象征什么?
诗的整体情感基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