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54: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4:28
摸鱼儿十首 其八
作者: 李慈铭 〔清代〕
最消魂绮丛兰芷,东风都化红豆。
暮江萧瑟弹来惯,终古楚天长瘦。
三峡口,更禁得深篁正日啼猿狖。
清吟曼奏。拟唤起湘灵,大招骚屈,同听玉龙吼。
长安邸,汗漫相逢杯酒。泪痕仍满衫袖。
蘋花老尽春波绿,荡得远峰眉皱。
君怨否。君不见天涯芳草今依旧。
玉骢去又。休更谱商音,吹成恨雨,湿遍蓟门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春天时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感伤。最让人心碎的,是那绚丽的花丛和兰草,东风把红豆都融化了。傍晚的江面上,微风萧瑟,笛声悠扬,似乎永远都在吟唱着楚地的悠长。三峡口的深林中,猿猴在日光下悲鸣,清丽的曲子在空中飘荡。想要唤醒湘灵,与屈原共听那玉龙的嘶鸣。在长安的宅邸中,与你相逢,手中杯酒,泪痕湿满衣袖。水边的蘋花已经凋谢,春波荡漾,远山的眉头也微微皱起。你是否在怨恨?你可曾看到天涯的芳草依然如故。玉骢马又要离去,别再谱写商音,吹成的恨雨已湿遍了蓟门的柳树。
作者介绍:李慈铭,清代诗人,生于1730年,卒于1795年。其诗风独特,擅长描写自然风光与人类情感,作品常流露出深沉的思考与孤独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交织,使得诗人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然美的眷恋交融在一起,呈现出一种深邃而细腻的情感。
李慈铭的这首《摸鱼儿十首 其八》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厚感情和对人生的哲思。诗中用绮丽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美好,然而在美好之中又有着难以言说的惆怅。首联通过“消魂”二字,直接点明了情感的核心,随后以“兰芷”和“红豆”来象征美好的事物与思念之情,形成鲜明的对比。
从“暮江萧瑟弹来惯,终古楚天长瘦”可见,诗人感慨时光流逝,楚地的天空似乎总是萧条与孤独。接下来,诗人描绘了三峡口的猿啼,进一步渲染了孤独的氛围,表现出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无奈。
在“长安邸,汗漫相逢杯酒”中,诗人回忆起与友人相聚的欢乐,却又因“泪痕仍满衫袖”而显得沉重,折射出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一联“君怨否”,诗人询问对方的心情,似乎在探询彼此的情感共鸣,整首诗在美与愁的交织中,流露出一种对人生的淡淡忧伤与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与人生的无奈,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失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着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长安邸,____相逢杯酒”。
判断题:诗中“猿狖”一词用来表达孤独的情感。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