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字典

《烛影摇红 丁巳上元夜泊河桥》

时间: 2025-04-25 03:32:03

诗句

露驿烟庄,一般箫鼓千门沸。

银毯綵幔四围红,漾遍斜桥里。

曼衍鱼龙百戏。

闹蛾儿、游童成队。

非无粉帕,亦有檀钗,暗中潜坠。

回首春城,上元风景依稀记。

今宵一棹缆烟汀,懒打看灯谜。

且引村醪自醉。

枕渔蓑、和愁早睡。

迢迢往绪,历历前情,付之流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3:32:03

原文展示:

烛影摇红 丁巳上元夜泊河桥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露驿烟庄,一般箫鼓千门沸。
银毯綵幔四围红,漾遍斜桥里。
曼衍鱼龙百戏。
闹蛾儿游童成队。
非无粉帕,亦有檀钗,暗中潜坠。
回首春城,上元风景依稀记。
今宵一棹缆烟汀,懒打看灯谜。
且引村醪自醉。
枕渔蓑和愁早睡。
迢迢往绪,历历前情,付之流水。

白话文翻译:

在烟雾缭绕的驿站旁,鼓乐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四周红色的绸缎和银色的地毯,映衬着斜斜的桥影。
鱼龙舞蹈,百般戏曲齐上阵;
孩子们嬉闹着,成群结队。
不是没有粉帕,也有檀香钗,暗中潜藏着情愫。
回首春城,上元的风景仍依稀可忆。
今晚我只愿在烟波中划船,懒得去猜灯谜。
就让我自斟家乡的醪酒痛饮一番;
枕着渔具蓑衣,愁绪早已沉沉入睡。
那遥远的思绪,历历如昨,终究随流水而去。

注释:

  • 露驿:夜晚的驿站,指旅途中的休息场所。
  • 箫鼓:古代乐器,这里指热闹的音乐。
  • 银毯:形容地面华丽如银的装饰。
  • 曼衍:形容舞蹈流畅而悠扬。
  • 蛾儿:指一种昆虫,这里用作比喻,形容夜晚的热闹。
  • 粉帕:指化妆用的手帕。
  • 檀钗:用檀木制成的发钗,象征女性的装饰。
  • 缆烟汀:指在烟雾缭绕的水面上划船。
  • 村醪:乡村自酿的酒。
  • 渔蓑:渔民用的蓑衣。

典故解析:

  • “上元”指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和欢乐。
  • “鱼龙百戏”出自于古代的民间娱乐,形容热闹的场面。
  • “回首春城”可能指的是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维崧,字子华,号青丘,清代著名词人,以词风清丽著称,其作品常描绘生活中的细腻情感,擅长表现自然景物与人情的交融。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清代丁巳年上元夜,诗人可能在河边渡口,借此时节的热闹与美景,抒发个人对往昔的追忆与当下的惆怅。

诗歌鉴赏:

《烛影摇红 丁巳上元夜泊河桥》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情感波动的诗作。诗人在上元佳节之夜,描绘了热闹的节日景象,展现了人们在欢庆之时的喜悦与热情。诗句中“露驿烟庄,一般箫鼓千门沸”开篇即以生动的画面展现出节日的繁华,令人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

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逐渐转向对往昔的回忆与对现状的感慨。“非无粉帕,亦有檀钗,暗中潜坠”一句,巧妙地描绘了节日中潜藏的情感和期许,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未解的情愫。而“今宵一棹缆烟汀,懒打看灯谜”则表现出诗人对欢乐的逃避,流露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诗人在“迢迢往绪,历历前情,付之流水”中总结了整首诗的主题,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过去情感的珍惜。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个人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露驿烟庄:描写夜晚驿站的朦胧与宁静。
    • 一般箫鼓千门沸:热闹的节日气氛,音乐声四起。
    • 银毯綵幔四围红:华丽的装饰,营造出节日的美丽。
    • 漾遍斜桥里:桥面映照着美丽的灯光,形成优雅的画面。
    • 曼衍鱼龙百戏:形容多种表演的繁盛。
    • 闹蛾儿游童成队:孩子们在夜色中游戏,显得生动活泼。
    • 非无粉帕,亦有檀钗,暗中潜坠:暗示其中的情感与细腻的思绪。
    • 回首春城,上元风景依稀记: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 今宵一棹缆烟汀,懒打看灯谜:表达对现实的逃避与无奈。
    • 且引村醪自醉:借酒消愁。
    • 枕渔蓑和愁早睡:渔民的生活与愁绪交织。
    • 迢迢往绪,历历前情,付之流水:感慨往事随流而去,表达对时光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节日的热闹比作“箫鼓千门沸”。
    • 拟人:通过“暗中潜坠”赋予物品情感。
    • 对仗:如“露驿烟庄”和“箫鼓千门”,增强诗歌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上元节的热闹景象,表现了人们的欢愉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变迁,展现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朦胧与温馨的氛围。
  • 箫鼓:代表节日的热闹与欢愉。
  • 鱼龙百戏:象征着多姿多彩的生活与娱乐。
  • 灯谜:象征着智慧与乐趣。
  • 村醪:代表乡土情怀与简单的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节
    • B) 春节
    • C) 上元节
    • D) 端午节
  2. “今宵一棹缆烟汀,懒打看灯谜”中的“懒”字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无奈
    • C) 悲伤
    • D) 兴奋
  3. 诗中的“银毯綵幔”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节日的热闹
    • B) 美丽的装饰
    • C) 人们的活动
    • D) 诗人的忧愁

答案

  1. C) 上元节
  2. B) 无奈
  3. B) 美丽的装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陈维崧的这首诗更侧重于描绘节日的热闹和人情的交融,而李白则更多地表现个人的孤独与哲思。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分别描绘了不同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白与他的诗歌世界》
  • 《杜甫的诗歌与时代背景》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七夕雨 和唐人鸳鸯诗 初冬寻菊 阳月饮黄乾斋书楼时菊初蕊得阳字 秋月饮崔白石宅对圆石 和姚道尊五指山诗 和云龙雅咏诗 舟入江阴集句 重游东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摸头不着 兆文 包含炭的词语有哪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现身说法 怀质抱真 老哥 大鱼吃小鱼 恩有重报 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尣字旁的字 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大字旁的字 回报 气字旁的字 神鬼难测 牙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屈指一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