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0:47: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0:47:00
《东门之墠》
东门之墠,茹藘在阪。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
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东门的坝子上,野蔷薇在坡上生长。
那房子是近在咫尺的人却远在天边。
东门的栗树下,有践踏过的家室。
你难道不思念我吗?你怎么不来见我!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绘人与环境的关系,传达了对思念的感情,反映了古人对情感的细腻观察。
《东门之墠》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思念之情的场景。诗的开头“东门之墠,茹藘在阪”设定了一个宁静的自然环境,野蔷薇的生长象征着生命的蓬勃与自由,给人一种自然的美感。接着,诗人提到“其室则迩,其人甚远”,通过对比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虽然房屋在眼前,但情感的距离却是遥不可及,反映了深深的思念之情。最后两句“岂不尔思?子不我即!”更是直白而热切,表达了对对方的渴望与期待。这种情感的表达在古诗中显得尤为珍贵,简洁而富有力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思念之情,体现了古人对情感的细腻与深邃。
《东门之墠》描写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诗中的“茹藘”指的是什么?
诗中“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表达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