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6 22:43: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6 22:43:15
骊山怀古
作者:袁宏道 〔明代〕
薄云浅照玫瑰红,一笑君王三举烽。
羯鼓楼头鼓一通,霓裳夜舞玻璃风。
赭山梁海老英雄,凿地出天开幽宫。
月珠如炬衔两龙,三泉照澈白日同。
蓬莱方丈远不逢,方士谈仙如镂空。
舸满载稚芙蓉,堆珠积玉海波中。
千岁老狐穴深丛,阴厓占断石帘栊。
飞乌吐火烧青松,鸣雨鸣风怪哉虫。
薄云轻轻地映照着玫瑰红的色彩,君王微笑着三次点燃烽火。
羯鼓楼上鼓声阵阵,霓裳舞在夜里如同玻璃般的轻盈。
赭山梁海的英雄们,凿地开天,创造出幽深的宫殿。
月光如火炬般明亮,衔着两条龙,三泉的水清澈如同白日。
蓬莱和方丈两地遥远难以相逢,方士谈论仙境宛如雕刻空灵。
满载稚嫩芙蓉的舸船,在波涛中堆积着珠玉。
千岁老狐的洞穴深藏在丛林中,阴险的山崖断裂了石帘。
飞鸟喷吐火焰烧灼青松,虫鸣声中伴随着雨风的怪异。
作者介绍:袁宏道,字仲明,号皋亭,明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倡导“情趣说”,强调诗歌的情感表达与自然合一。他的作品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明代的骊山,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追思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对古代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骊山怀古》是一首富有历史感和哲理思考的诗作。诗中,作者通过描绘骊山的壮美景观,结合古代英雄的壮丽事迹,传达了对历史的深情回顾。开头的“薄云浅照玫瑰红”,不仅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象,还隐含了历史的温暖与柔和。接下来的“君王三举烽”,则是对古代君主英明决策的赞美。
诗中多次提及的自然景象,如“月珠如炬”、“飞乌吐火”等,营造出一种奇幻而又神秘的氛围。这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也引发对人类命运的思考。此外,诗中提到的“蓬莱方丈”,让人联想到古代对长生不老的追求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形成了一种对比与反思。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各种自然景物与人文历史交织在一起,使得诗歌不仅仅是对骊山的怀古,更是对历史的思考与人生的感悟。袁宏道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他对生活、历史与自然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自然与历史的交融,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传达出一种深邃的哲理思考。
诗词测试:
“羯鼓”指的是哪种乐器?
A. 打击乐器
B. 弦乐器
C. 吹奏乐器
D. 键盘乐器
诗中提到的“蓬莱方丈”象征什么?
A. 战争
B. 理想境界
C. 历史遗迹
D. 自然景观
诗中“月珠如炬”用什么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排比
D. 对仗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袁宏道与李白的作品都涉及历史与自然的结合,李白更为豪放,而袁宏道则更注重细腻与内省。两者的风格互为补充,展现出不同的时代与个人特色。
通过上述内容,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骊山怀古》这首诗的多重层次与丰富内涵。